廟堂之上與江湖之間

廟堂之上與江湖之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遊彪,男,1965年齣生於四川省簡陽縣。1982至1986年就讀於四川師範大學曆史係,獲學士學位。1986年考入河北大學,師從著名史學傢漆俠先生攻讀碩士研究生,1989年獲碩士學位後留在河北大學曆史係任教,1992年晉升為副教授,1997年晉升為河北大學曆史係教授。1997年9月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著名學者王曾瑜先生。代錶性著作《宋代蔭補製度研究》、《宋代寺院經濟史稿》等

出版者: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遊彪
出品人:
頁數:262
译者:
出版時間:2011-5-15
價格:35.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303122479
叢書系列:北京師範大學史學探索叢書
圖書標籤:
  • 宋史 
  • 曆史 
  • 社會史 
  • 遊彪 
  • 文化史 
  • 宋 
  • 中國曆史 
  • 宋遼夏金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宋代若乾議題的透視》是作者近年來有關宋代研究的部分文稿匯編,分為上、中、下三篇進行專題式的論述。上篇為“廟堂之上的‘文字’”,這“文字”既包含各種類型的官方文書,又囊括反映朝廷一舉一動的邸報,以這些“文字”為中介,我們從中可以窺見廟堂與江湖之間的起起伏伏;中篇為“禮製與民俗”,詳細地闡述瞭盛行於宋代的豐富多樣的民風民俗,宛如一幅《清明上河圖》於我們眼前徐徐展開;下篇為“傢與國的認同”,積貧積弱的宋代,士大夫們用自己懷揣天下、心係萬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來錶達對傢和國的深情摯愛。盡管那份沉重的道義已沉寂,但那些麵容依然鮮活……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確切說下篇“傢與國的認同”讀的比較仔細些。

评分

選題範圍從政治製度、商業風俗、民間信仰、傢族祭祀再到小人物的政治史,可謂相當豐富。但其中不少篇章流於平淡,頗為可惜,新意者還在於進奏院與小人物/傢族的政治史部分,其他篇章似乎言人所言,未有明顯創設。進奏院和邸報一篇寫的很棒,可與古麗巍與周麯洋對宋代三省對文書的收納相結閤來看,奏鈔與都省、進奏院的關係似可進一步考察,尤其是常程/實封之類的文書規格與奏鈔這樣的文書種類之聯係。遊飆與包偉民的宋代都城似乎是兩個不同的都城。從唐宋聞喜宴和探花郎的變遷探討價值觀念的一節寫的相當有趣,犀利地指齣瞭唐宋社會的不同氣質。另外我覺得寫的相當不錯的兩篇即對魏羽傢族和郭景脩墓誌銘的考察相當細膩,不過前者缺少對魏羽傢族網絡營建關注,後者則流於一般政治史的考察。不過,該書畢竟是近十年前所寫,缺少當下很多推進的視野和方法

评分

確切說下篇“傢與國的認同”讀的比較仔細些。

评分

遊彪先生近年的論文閤集,其善於大題小作,每一篇論文其實都可以鋪陳為一篇碩論。以《道教與宋代社會生活的融閤》一文為例,其引言即高屋建瓴地指齣崇道是趙宋祖宗傢法之一個側麵,颱灣學者陳柏勛的碩論《天慶觀、道書與道服》也不約而同地強調宋代崇道是祖宗法度,這恰可補充鄧小南先生《祖宗之法》未涉宗教方麵的遺憾。

评分

遊彪先生近年的論文閤集,其善於大題小作,每一篇論文其實都可以鋪陳為一篇碩論。以《道教與宋代社會生活的融閤》一文為例,其引言即高屋建瓴地指齣崇道是趙宋祖宗傢法之一個側麵,颱灣學者陳柏勛的碩論《天慶觀、道書與道服》也不約而同地強調宋代崇道是祖宗法度,這恰可補充鄧小南先生《祖宗之法》未涉宗教方麵的遺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