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享优阅图文馆:异域盛放》可称为是由大英博物馆资深馆长领衔的人类探索丛书。这些著作通过对面具、微雕艺术品、药草、花卉等寻常物件的研究,承接了人类自我反思与探寻的亘古命题。透过这些常见的物品,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人类不断挣脱束缚、超越现实的执着与坚韧。
酷爱园艺的历史学家在中国,据我所知几乎是没有。中国植物倾靡欧洲的机缘,自然也只有由英国人来告诉我们。 泱泱十三亿中国人,园林课本上的“世界园林之母”,要说起西方人当年如何为我们倾倒,竟成为不可能的事情。那些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国家、不同经历之人,漂洋过海,倾尽...
评分一直很向往英国的邱园,也很羡慕欧洲大陆上到处烂漫的奇花异草,读完这本异域的中国植物迁移史才知道原来那么多有名的风靡欧洲的花草竟然都是从东亚从中国引进的,惊异之余也不得不感叹中国地域之广阔,植被之丰富。作为一个立志投身植物世界的小妞,这种认知让我感到...
评分早在唐朝时,牡丹花节最受人们的追捧,甚至有“无暇赏花者为耻”的说法。唐玄宗与杨贵妃赏牡丹花时,曾叫李白赋诗: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在我国,牡丹花素有“花中之王”的美称,体现了阳气之足。象征着富贵昌盛,相传武则天酒...
评分想来中国植物还有这么一段精彩的西行之旅!关注了人的互动之后,关注这种植物(花草)之旅也是很有意思的~~~~~~~~~ 结合范发迪《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一起看,更能了解这种西行之旅背后的有趣故事,呵呵
评分精当!如果没有中国植物,英式花园该是多么寂寥。
评分植物學家們為英國引進180多種中國植物品種的行動達二十年之久,無疑極具熱情與抉心(期間借《南京條約》之風深入江浙我國腹地采植)。19世紀至今,中國植物英國四處可見到處花開,但英法最終燒毀了圓明圓,無法抹去地划上諷刺意義。書中花卉及圆林等繪圖插頁精美也栩栩如生,P77那只棲息在山茶上的中國稚雞堪比鳳凰,這些繪於1745年至1852年間的圖譜,因著歷久年深的流傳,更加動人。無論如何,即使交換對稱性微乎其微,都為人類大地的探索之旅,在我們了解生物事件革命背後帶來永恒的深遠意義。
评分文中讲述了18世纪英国人无比艰辛地引进中国的植物,他们称之为从未见过的奇花异草,中国风是怎样风靡英国,从慕尼黑的英国花园中有中国的宝塔可见一斑。
评分喜欢
评分原来,欧洲园林中的橙、山茶、荷包牡丹、菊花、玉兰、铁线莲、月季、牡丹等都是来自于1698-1862年间的中国,“采花大盗”从交换到走私到掠夺,读来心情有些复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