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1881—1936),文學傢、思想傢和革命傢。原名周樟壽,字豫纔,後改名樹人,浙江紹興人。1902年留學日本學醫,後棄醫從文。1918年,以“魯迅”為筆名發錶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學之父”。代錶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華蓋集》《南腔北調集》等。在翻譯外國文學和整理中國古籍方麵也成績卓著。
《朝花夕拾(權威插圖典藏版)》簡介:《朝花夕拾》收集魯迅1926年所作十篇迴憶散文的結集《朝花夕拾》;1922年—1935年間創作的以遠古神話和曆史傳說為題材的短篇小說集《故事新編》;1925年創作的唯一反映青年男女愛情的小說《傷逝》。精華在手,讀者可陶然體味齣精彩的大師意蘊。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的一本類似于回憶錄一般的文集。裏面的一些文章,對於我們應該是耳熟能詳的。《阿長與山海經》,《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社戲》……這些文章都進入了我們的語文課本。 昨日看《朝花夕拾》,有一個發現,這本書的小引,是魯迅先生在...
評分某天深夜突然有“灯下白头人”之感,便想揪出来某本关于回忆的书。翻开它,浏览曾经熟悉或不曾熟悉的篇章,体会到了小时无法深觉的感动。 曾经是有过很深的抗拒的,什么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批判揭露斗争之类的深刻,全部被那一条“大概仿佛似乎也许可能之类的罢了”以娱乐的...
評分早上盛开的花朵,总是来不及去欣赏。但也给看花的人留下余香。傍晚时分,看着夕阳。那于香也会从脑里飘进鼻子。让人慢慢回味....朝花夕拾...何必呢?
評分《朝花夕拾》导读:通过回忆救助荒芜的心灵 一部文学作品的诞生,不仅与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有关,还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因而,若想更好地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则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并回到作者创作的过程当中去。基于这样深入的了解,读者方可开始在阅读...
評分印象最深的一篇是“狗,猫,鼠”。在这篇有趣的散文中,不是题目所吸引我,也不是内容好笑有趣的文字,而是鲁迅在童年里与一只仇猫的叙事。作者与猫的关系和对猫的讨厌。这说明鲁迅在童年里的不知与单纯。也写出作者在童年与一只猫的搏斗。 从书》中,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童年和...
2018.66 上學時最怕魯迅先生的文章,因為每篇都得背誦。現在重讀先生的散文,反倒覺得有新的感悟,但行文依然拗口,也很不適閤學生去讀,畢竟未曾經曆先生所處的那個時代,談何感同身受。
评分選入教材的果然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小時候學習三味書屋,隻覺晦澀難懂,先生嚴肅刻闆,而今再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語言很是淺顯生動,先生也有柔情一麵。迅哥兒的文字果然是極好的。
评分15歲和25歲讀同一本書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雖然這一係列主題是麵嚮中小學,但在碩士期間讀到時仍被魯迅的文字所感染
评分2018.66 上學時最怕魯迅先生的文章,因為每篇都得背誦。現在重讀先生的散文,反倒覺得有新的感悟,但行文依然拗口,也很不適閤學生去讀,畢竟未曾經曆先生所處的那個時代,談何感同身受。
评分《傷逝》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