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歐梵,河南太康人,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人文榮譽博士,中央研究員院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曾任美國哈佛大學中國文學教授。曾任教普林斯頓大學、印地安那大學、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著述包括:《鐵屋中的吶喊:魯迅研究》、《中國現代作家中浪漫的一代》、《中西文學的徊想》、《西湖的彼岸》、《上海摩登》、《狐狸洞話語》、《世紀末囈語》、《尋回香港文化》、《都市漫遊者》、《清水灣畔的臆語》、《我的哈佛歲月》、《蒼涼與世故》、《又一城狂想曲》、《交響》、《睇色戒》、《人文文本》等。
《人文今朝》原型是作者李歐梵教授於2009年在香港大學用英文作的六個公開演講,講題正是作者最關心的人文課題──文學、電影、音樂、建築,並將之和今日香港的日常生活連在一起,是一本最佳的通識讀物。
作者提出「人文今朝」這個口號,內中含有一個只有今朝的危機感:作者認為在全球化的現代性影響下,我們的生活和思想模式似乎只有一個今天和現時,而且 (至少在西方) 唯「我」獨尊,處處以個人的享樂為生命意義的出發點和終極目標,很容易流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態,明天是不是會更好?誰管它呢?世界變化太快,管它也沒有用。在這種心態作祟之下,我們的心胸和視野其實變得更狹小了。於是形成另一個悖論:互聯網上提供的訊息愈多,我們所得到的真正知識性的智慧愈少,人變成了一個受感官慾望支使的動物,而這種慾望,基本是一種物欲——對物的崇拜和享用,而這種拜物欲的背後當然是資本主義的市場消費。
作者為每課講題精選了進一步閱讀書單,對人文知識有興趣、喜歡創意思考的老師、學生和普通讀者,這實在是一本最佳的入門讀物。
李欧梵先生常以“狐狸”自喻,说自己每每“喜新厌旧”、“东摸西摸”,其代表作之一即为《狐狸洞呓语》。然而李欧梵先生是否乐意被称为“狐狸型学者”则得两看,因为在他看来,现在的人文已经逐渐萎缩为相互独立的单一学科,如欧美文学就只限定于讨论欧洲和北美的文学类型,马...
评分 评分可能是年岁渐长,亦可能接触的人与事多了,经验与眼力愈发练得纯熟,逐渐探知到生命的诸多玄机所在:如何能让淡平的生命像水灵的蜜桃一般饱满,且营养非凡?如何脱离原始而粗鄙的“动物性”,向纯善高尚的“人性”升华与腾跃?如何从对死亡的恐惧和痛苦中解放出来,看到人生阳...
评分李欧梵的书看过多本,无论是秀恩爱的《恋恋浮城》还是关于自身专业的研究与探讨,如《现代性的追求》、《西潮的彼岸》、《狐狸洞话语》等等,在李欧梵的世界里始终都有“文学是专业,电影和音乐是嗜好,建筑是新欢”的对应位置。由此,李欧梵的大部分著作也均是围绕这四个方面...
评分李欧梵《人文六讲》 台湾的学者李欧梵大名鼎鼎,和白先勇是同学,不过名字听得多,他的作品却没读过多少,在我的书架上只有一本《西湖的彼岸》,老实说我并不喜欢那本书,于是也就把这个作家放下了,要是读了感觉不错,我一般会把一个作家的书都读一遍。不过也经常遇到这样...
李欧梵讲他最爱的人文:文学、电影、音乐建筑,对于我这种做着人文研究又常常自我怀疑人文意义的人来说,有些启示,每章附录的阅读书单也不错。
评分人文文本:建筑、阅读、音乐与记忆 : 建筑、阅读、音乐与记忆
评分人文文本:建筑、阅读、音乐与记忆 : 建筑、阅读、音乐与记忆
评分很基础的读物,附有的推荐极富个人趣味。最感兴趣的是,21st的建筑进入人文的再实验,谁是实验对象的抉择者?建筑终究会不会沦为一种学科的附丽?作者所希冀的建筑/人文流于日常是不是其中的一种变形?
评分第二講的八卦 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