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滔天(1871—1922) ,本名寅藏(又名虎藏) ,號滔天,以號名世。齣生於日本熊本縣玉名郡荒尾村。為明治大正年間的日本浪人和大亞洲主義者。他早年曾受到三股時代思潮的影響:一為日本明治以來興起的自由民權主義,二為基督教博愛主義,三為歐美的社會主義。一生以解放亞洲民族、消除種族壓迫、建立自由平等、博愛的大同世界為己任。自1897年起,與孫中山結為生死之交,傾力支持中國近代民主革命事業,至死不渝。為中日兩國民間友好的典範。著有《三十三年之夢》《清國革命軍談》《支那革命物語》《幽囚錄》等多種迴憶錄和史傳,對研究近代中日關係及近代中國政治運動史,均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三十三年之夢》是宮崎滔天於惠州起義失敗後,在一種經濟極度拮據、心境極度憤怨的情況下寫成的前半生經曆的迴憶錄。全書分為二十八節。前半部敘述瞭滔天自己的傢世,早年受教育的經過,他的大陸思想的産生與形成,以及早年在南洋、泰國等地的移民活動。後半部詳細記錄瞭他與中國革命活動的關係和經曆,主要包括他如何結識孫中山和投身中國的革命運動,到華南去營救康、梁,運武器支持菲律賓的革命誌士,促成華南、華中等地會黨與孫中山的閤作,以及參與策劃惠州起義等事件,而以惠州起義失敗後,他投身於浪花節界為生一事終結全書。對研究近代中日關係、日本明治時代社會問題,《三十三年之夢》都富有價值。《三十三年之夢》現收入“辛亥記憶”叢書。
亚洲主义这样的话,如今已经不太提起了,而所谓东亚共同体的连带感,今天也几乎早就消失在各国民族主义、国益派的利害争夺中。百年后回首上世纪初还有宫泽滔天这样的胸怀天下的仁义之士,真也只能用恍如梦幻来形容。 最近关于东亚共同体的主题听了几场专家讲座,几节听下来发现...
評分宫崎滔天,这是一位改变过中国历史的日本人。从两事可知:戊戌变法后,是他帮助康有为、梁启超逃到日本,遂使日本成为后来中国革命者的大本营;孙中山先生困难时,宫崎滔天曾给予援助,故孙中山在为本书写序时,谦称“拜序”。 本书是一本口述史,记载了宫崎一生的思想与行动...
評分那个献身辛亥革命的日本人 ——读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 杨津涛(启风) 刊于4月3日《南方日报.阅读周刊》,原题《那个为中国革命奋斗终身的日本人》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以天朝自居的中国败在了蕞尔东邻之手,从此时势...
評分宫崎滔天 著:《三十三年之梦》,林启彦 译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36.00元。 日本志士宫崎滔天(1871-1922)之回忆录《三十三年之梦》重版,颇有意义。宫崎滔天何许人也?孙中山为《三十三年之梦》所作序言说的清楚,“宫崎寅藏君者,今之侠客也。识见高远,抱负...
評分我所探求的不是一个日期,而是一个象征,一个转折点。 ——莫里斯·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 今年是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这个日子的重要性套用莫里斯·迪克斯坦的话就是:“辛亥革命不是一个时期,而是一种象征和转折点。”辛亥这个纪年微不足道,重要的是...
“人生路險,徵人幾經失途;情海浪高,舟行一再迷路。”譯者文筆太雅太好(作者自言拙於文辭)。
评分赤誠之人,詩即人生
评分敬重滔天的為人
评分一夜看完,作者33歲寫的對自己前半生的迴憶錄,滔滔曆史中執著而茫然奔走的真實的人生,豪俠之氣撲麵而來,沒有國界,沒有歧視,公私分明,真正的心有世界大同之人。唯一可惜的是讓傢人受瞭苦,有瞭大愛難顧小愛,但是這樣的人我敬佩,雖然最後所有努力貌似都是失敗告終,但就像“雲圖”,時間縱綫上播下瞭大愛種子,未來必定會燦爛綻放!
评分為何我讀時候常想到大東亞共榮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