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导演。以至今保持作品无获奖记录为荣。拥有几项“第一”的记录: 《一百个中国人的自述》是现代中国第一部大型口述历史作品,翻译成十多种文字。 “第一个骑自行车旅行中国大运河的女作家”入英国名人录,此旅行写的《在路上》印象派作品入欧洲出版的“世界作家冒险旅行丛书”。主持同一旅行的《运河人》节目,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位外来主持人。 小说《在同一地平线上>第一次描述出改革开放时期价值观变化及当代女性的内心感受。侦探小说《封.片.联》是法国圣丹尼大教堂地区图书馆第一部出借率最高的中国当代小说,以这部小说在天津台作连续播讲,是第一个用声音传播长篇作品的中国作家。第一个在中文网上开专栏的作家。 中国作家、读者与时代《唯一的夜晚>总导演并剧本撰写。北京首都体育馆。1986.12.28 先后作过北京人民艺术作导演。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东亚系、乔治亚大学比较文学系作访问学者。法国文化部访问学者。DVA文化公司副总裁并艺术总监。
《我》一书展现了作者“集中国大历史线索与个人传奇于一身”的个人经历:她成长在军干大院;她曾在“文革”中参与红卫兵抄家、串联;她母亲是林昭同寝室的上下铺同学;她与丁玲的“小丈夫”同队劳动多年。这一切并非是牵强附会的编造,却又巧合得如此惊人。她在大洋彼岸回望逝去的青春,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进行深度而客观的思考。
张辛欣的《我—BOOK1》开篇四个字便是:我要自杀! 就单凭这开篇四个字也要力荐 以前好喜欢跟张辛欣同时代的马原,尤其是他的《虚构》,《虚构》开篇是: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 不知为什么我如此钟情于这样气魄的开篇?也许,不应用“气魄”一词 加缪的《局外人》...
评分一口气看到part7了。part1、2超带劲,看得又乐又心惊,又不可抑止地要往下看,一边看一边拼命追想自己小时候的情形,虽然隔着辈儿呢,但读起来一 点不隔。读part3时稍觉不够劲,也许因为转述爸爸妈妈的故事,隔了一层了?part4开始又好了,又回到她的亲历,现正文革中。 卷一...
评分我们深缺历史,深缺批判,几乎没有“我”的自我反省。 这是一部大书,巧妙地用一个女孩子的成长载一个国家当代史。 谈论那个时代好象是张辛欣们的专利,因为他们有资格说自己是时代的同龄人,殊不知我们也生活在同一缸水里,混沌、缺氧、翻腾、冒沼气儿我们也经历过或经历着...
评分请听听我这一生的山海经 文/苏七七 书名:《我/ME BOOK1》 作者:张辛欣 出版:十月文艺2011年1月版 这本张辛欣作品,《我/ME》的封面左上角,老实写着:“自传体小说”。张欣辛,1953年生,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在网上能便捷地搜到她的履历:自己1969年起,她当...
评分张的文字依然不失赤子之心,具有八十年代启蒙时代的烙印。她身上洋溢着的人性的光芒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些后辈所欠缺的,与近五十的她相比,当代青年反而愈发世故腐朽,而她,依然年轻,依然朝气蓬勃。 看这本书,不光是在看一部小说,不光是在看那个年代的岁月...
青春在七十年代人的共同记忆
评分一口气读完的,阅读障碍症并未发生。同龄人或者略微小她几岁的人对她的视角会觉得非常亲切。很想再读到她其它的作品。
评分这些天快被这套书折腾死了TAT
评分知青部分真实地让人失语。
评分2也读完了 那个年代的荒唐之中 个人的努力却是一直存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