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在思考什么

文学在思考什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皮埃尔•马舍雷(1938— )西方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尔都塞的弟子,“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一派的中坚力量,其代表作有《文学生产理论》及《论作为一种观念形式的文学》等,对现代文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法)马舍雷
出品人:
页数:308
译者:张璐
出版时间:2011-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15713
丛书系列:名家文学讲坛
图书标签:
  • 文学理论 
  • 文学 
  • 法国 
  • 马舍雷 
  • 文艺理论 
  • 西方文学评论&理论&文学史 
  • 文论 
  • Pierre_Macherey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简介:

文学除了能给读者提供乐趣之外,是否还能奉献一些哲学教诲呢?本书从文学领域中借鉴了萨德、斯达尔夫人、乔治*桑、雨果、福楼拜、巴塔耶、鲁塞尔、塞利纳和格诺的作品,借助对文学作品的哲学分析,积极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作者看来,文学也是一种思辨的操作者,是真正的思想机器。针对广为流传的“科学哲学”的概念,作者提出其应该让位于某种“文学哲学”的概念,文学哲学将以自己的方式创造真理的效果。

导读:

哲学和文学就像是同一个话语的反面和正面,两者以交替的面貌展示着话语的起伏跌宕和水平落差:在此中显示为饱满而又连续的形式,在彼中却表现为缺失和省略的形式。

——皮埃尔·马舍雷

马舍雷出色的批评智慧贯穿了文本的始终。

——文森特·P.佩科拉,《现代哲学》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在当代大致可以分为针锋相对的两派,一派是文学的哲学化,可以艺术哲学家丹托的观点为代表,他很大程度上接受了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认为艺术(文学)已经发展到了成为自身的哲学的时代,例如从杜尚的小便池开始,艺术所传达的就已经不再是美、形式或技...

评分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在当代大致可以分为针锋相对的两派,一派是文学的哲学化,可以艺术哲学家丹托的观点为代表,他很大程度上接受了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认为艺术(文学)已经发展到了成为自身的哲学的时代,例如从杜尚的小便池开始,艺术所传达的就已经不再是美、形式或技...

评分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在当代大致可以分为针锋相对的两派,一派是文学的哲学化,可以艺术哲学家丹托的观点为代表,他很大程度上接受了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认为艺术(文学)已经发展到了成为自身的哲学的时代,例如从杜尚的小便池开始,艺术所传达的就已经不再是美、形式或技...

评分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在当代大致可以分为针锋相对的两派,一派是文学的哲学化,可以艺术哲学家丹托的观点为代表,他很大程度上接受了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认为艺术(文学)已经发展到了成为自身的哲学的时代,例如从杜尚的小便池开始,艺术所传达的就已经不再是美、形式或技...

评分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在当代大致可以分为针锋相对的两派,一派是文学的哲学化,可以艺术哲学家丹托的观点为代表,他很大程度上接受了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认为艺术(文学)已经发展到了成为自身的哲学的时代,例如从杜尚的小便池开始,艺术所传达的就已经不再是美、形式或技...

用户评价

评分

知道是好书,就是读不懂啊

评分

要重读的是雨果/萨德那几个,要看悲惨世界咯。新年第一本

评分

20130625标的想读。Philosophie dürfte man eigentlich nur dichten. 白色神话学。在选择公开还是秘传、表露还是隐藏的激烈争论中,哲学与文学绑在同一台纺车上,就好像受到永久的推动,这个推动那个,那个又推动这个,最初的推力让其永动:在勾勒出“音乐家的苏格拉底”形象之后,柏拉图自己也将秘索思(muthos)和逻各斯(logos)重新放入到相同的本源中(柏拉图:《斐多》,60d—61c)。但是,我们同时要避免再次落入一种双重交替的陷阱,即一种空洞的或充满“哲学”的“文学”,和空洞的或充满“文学”的“哲学”。因为正像上文所暗示的那样,如果说这样的文学只能以哲学概念的名义而存在,那么这个概念并不能涵盖文学文本的复杂现实。

评分

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参考过:文学描绘出哲学的边界,而哲学则以一种秘密源泉的形式向这些边界回归,一种纯粹与绝对思想的思辨意图将在这里碰壁。文本“潜能性”通过文本表征得到贮藏,通过“引诱机制”辅助得到了现实化,而表征与“引诱机制”最终又以隐喻的模式指向“潜能性”的概念,完成了概念的“生成——发展/分离——回归”的三个阶段,这样一种“回归式”运作机制犹如“道”的动变,“潜能性”打破了“真”与“美”在现代性分工下的日益对立,让对象回到古典时代的完满与统一(正如柏拉图将muthos与logos重新放入共同的源起中 ),使得经典文本在自由场域中走向了“持存”,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评分

末一篇文学与哲学的联谊不尽如意,哲学与文学的交集,是一或者无,是无或者全部,是个等待去做的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