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伊瓦·本·拉登(Najwa bin Laden),奥萨玛·本·拉登的首位妻子,同时也是本·拉登的表妹。出生于叙利亚,1974年嫁给时年17岁的拉登。为拉登育有11子,其中萨德·本·拉登据传是基地组织的活跃人物,2009年7月份有媒体报道说萨德死于年初美军的炮火中。
奥玛·本·拉登(Omar bin Laden),本·拉登第四子,母亲是纳伊瓦•本•拉登。1981年出生。奥萨玛·本·拉登1991-1996年流亡苏丹时,奥玛陪伴其左右,后随拉登前往阿富汗。因为厌恶暴力与拉登发生分歧,回到沙特阿拉伯。目前在吉达经营自己的承包公司。
简·莎森(Jean Sasson),本书执笔者,研究中东超过三十年,曾旅居沙特阿拉伯等地十二年之久,并出版多部关于中东的著作,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揭露沙特阿拉伯女性生活神秘面纱的「公主」三部曲(Princess),全球销量超过百万册,而且至今依然是中东国家的畅销书。本拉登的儿子欧玛就是因为读了此书,主动与莎森联系,表示自己对父亲的倒行逆施大为反感,希望她能写下他们一家人的故事。
第一部由本·拉登家族成员记录的本•拉登成长史。奥萨玛·本·拉登的首任妻子纳伊瓦·本·拉登与儿子奥玛·本·拉登为读者讲述了他们在本•拉登身边的时光。
纳伊瓦1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时年17岁的表兄本·拉登,而奥玛则陪同拉登度过了6年的流亡生涯,他们见证了拉登如何从严谨持家的阿拉伯男子变成丧心病狂的恐怖份子的过程。虽然本·拉登在妻子和儿子面前隐藏了自己政治、军事和宗教生活的大部分内容,但是纳伊瓦和奥玛仍然作为最亲近拉登的人向读者揭示了作为恐怖之王的本·拉登很多不为人知的隐秘:
·本·拉登为何会从一个严谨持家的阿拉伯男子变成丧心病狂的恐怖份子?
·他如何训练自己的亲生儿子充当人体炸弹?
·身为百万富翁,本·拉登为什么不允许家里有任何现代化的用品,甚至不用西药来治疗儿子的哮喘?
·在阿富汗荒凉的群山当中,本·拉登是如何建立起庞大的恐怖训练营的?
·9·11事件发生的前一周,本·拉登的家庭中发生了什么?
·在外人眼中,本·拉登一直是个冷酷的恐怖分子,而家人眼中的本·拉登则容易害羞,对去世多年的父亲念念不忘,甚至还对女人心怀畏惧,到底哪个才是本·拉登的真正面目?
“偏执的人只会追求自己想要的。” 我觉得这句话不难理解,用在本拉登身上刚好合适。在爱人和亲人面前是一种单纯的感情,面对自己的圣战事业又是另一种单纯的感情,我觉得并不相互冲突。这恰巧可以证明他是一个单纯的人,越是单纯的人,就越可怕,因为单纯的人只倾向于一种感...
评分我是从华氏911这部纪录片开始踏上探究本·拉登之路的。 之前对本·拉登的唯一认知是,基地组织头目,头号恐怖分子,仅仅是两个标签。 这个右眼失明的沙特男子,在我看来有着英俊的外表。 这本书一点点撬开了我对基地组织,对本·拉登,对宗教文化冲突的理解。 理解了,我还是震...
评分迷糊中,昨晚将《本.拉登传》看完了...本来我已将他的美好形象淡忘,可是最后的最后,他对他妻子纳伊瓦说的话:‘纳伊瓦,我永远不会跟你离婚的,即使你从别人那里听到说我和你离婚了,我也不会和你离婚的。’看到最后,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评价本.拉登,只能说一个执着的天才一...
评分“恐怖主义”在今天已经算不上是什么新鲜的概念,这个令世界人民恐惧和憎恶的词汇伴随2001年“9.11事件”的发生而成为一个日常用语,而和“恐怖主义”一样一夜成名的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他就是奥萨玛.本.拉登,这个留着大胡子的男人就像肯德基大叔一样,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一张...
评分2001年9月11日那一天对于我来说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即使没有那场震惊世界的灾难。那一天是我作为大学新生到校报到的第一天。 经历过那段时光的人会清楚,那时的大学新生宿舍中是不会接通网络的,电视就更不可能有了,手机还是奢侈品,我们全班也只有一个同学有。所以,当外面...
他说要让世界只信仰伊斯兰教。。极端分子没啥道理好讲的。。对别人残忍对自己也冷酷,家人死亡也在所不惜
评分本拉登是个绝对的好丈夫,妻子每次临产他都会赶回家陪伴她,从来没有对她说过一句重话,当他要娶二房的时候,还会征求她的意见,还说只要她不同意,他就不再娶。作为阿拉伯男人,能如此已经非常不易了。
评分他家孩子明显都有精神创伤。
评分本拉登是个绝对的好丈夫,妻子每次临产他都会赶回家陪伴她,从来没有对她说过一句重话,当他要娶二房的时候,还会征求她的意见,还说只要她不同意,他就不再娶。作为阿拉伯男人,能如此已经非常不易了。
评分比想象中温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