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鞦赴美哈佛大學文學係。1922年獲義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锡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迴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係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午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l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刨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迴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火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颱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林語堂文集:武則天傳》共45章包括第一章 親曆者說/001、第二章 太宗皇帝/004、第三章 良善青年/008、第四章 鋒芒初露/012、第五章 脫齣樊籠/018、第六章 大展拳腳/022、第七章 搶奪後位/025、第八章 封後受阻/029、第九章 毀滅之始/032、第十章 成功加冕/034……等等,內容豐富。
《武则天正传》最成功的地方,莫过于用了一个李唐氏后裔的口吻来写。毫无疑问,李唐后人无一不对武则天的“篡权”行为恨之入骨,林语堂也可借李氏后人之口,将自己对武则天的恨、厌表达得淋漓尽致、恰如其分又理所应当。 通篇对武则天的定性大多是残暴、淫荡、恶毒、...
評分打死我也不会预先想到,号称中国近代文学巅峰之一的林语堂,居然用这样的手法写完了他的大作《武则天传》,其内容之直白用笔之枯燥乏味,几乎味同嚼蜡;其意境之坦诚倾向之明确无疑,简直就是控诉。其中鲜有现代文学中的矛盾对立统一,也没有委婉曲折的情节,更没有什么缠绵动...
評分很喜欢作者传记的处理方法——几乎近似于外国人的思维了——这也许是我多年接触西方文化的结果。而事实上林语堂所写的原稿确是英文的,中文版本是后来翻译过来的。读这本书就像在读小说那么荡气回肠,激动人心。可是发生的一件件惊心动魄之事却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一阵阵心惊...
評分一个女人权倾天下,若非有常人之手段,是无法达成的。该书以唐邠王的眼光来描述武则天——他的祖母。或许是以唐皇室宗亲的角度来叙述武则天一生的缘故,该书侧重展现武则天的阴狠毒辣面。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屠杀唐室宗族,秽乱宫闱,拥有诸多男宠,件件桩桩似乎都在指向:...
評分最近电视上在热播一部历史剧《武则天秘史》,我冲着对历史的喜爱,便观看了两集。电视一开始便是一场战争,由唐太宗李世民所领导的一场对付外敌的拼杀。夺江山不易,守江山难,此时的他并未曾料到,他如今的一场拼命嘶杀却是在为一个女人打天下;他所打下的这片江山,也将由一...
這本書的內容和我對林語堂期望值相差太遠瞭。不說文辭,隻說觀點,也帶有太多偏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後,被刻畫成一個嗜血成性,荒淫無恥的禍水。雖然武後自己都說,功過留待後人評說,可也不是隻說過不說功的吧。
评分讀過以後卻知,曆史麵目從不是一團和氣。看透黑暗纔有勇氣反抗,看著彆人受過不發聲,日後自己是同樣的下場
评分一般吧。。。過於偏激瞭。。主觀意願太強。。這種感情實在不適閤在傳記裏頭齣現。至少個人不太喜歡這種傳記。。。
评分林語堂先生對武則天的看法未免也太偏激瞭吧,這書隻能算野史,完全稱不上正史。書中對武則天的種種貢獻一筆帶之,全把筆墨花在批判之上瞭。
评分不得不說武後能開天闢地地成為一代女皇帝,和其野心,其手段,其智慧,其機遇都密不可分。雖說此書對武後的功勞隻字未提,有失偏頗,可也從章懷太子之子的角度把傢國的險惡說得入木三分,有據可考。武後本來就是一個豐富立體的人物,一本書怎可道盡所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