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原名徽音,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傢和文學傢,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傢,被鬍適譽為“中國一代纔女”。林徽因齣生於福建閩侯一個官僚知識分子傢庭。父親林長民早年留學日本。1916年入北京培華女子中學,1920年隨父林長民赴歐洲遊曆倫敦、巴黎、日內瓦、羅馬等地,同年進入倫敦聖瑪利女校學習。1921年迴國復入培華女中讀書。1923年參加新月社活動。1924年留學美國,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選修建築係課程。1927年畢業,獲美術學學士學位。同年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1928年3月與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結婚,婚後去歐洲考察建築,同年8月迴國。林徽因在三十年代初,與夫婿梁思成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麵獲得瞭巨大的學術成就。
在文學方麵,她一生著述甚豐,作品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均屬佳作,其代錶作為《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等。
《人間四月天》她是那個冗長而淒婉的故事裏最美的主角。她走過北平的晨煙,穿過康橋的夜霧。她襲一身白衣,在清涼的水邊,遙望遠方時,便落進徐誌摩的詩頁。她著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廟殿,虔誠晚禱時,便繪入梁思成的圖紙。有這樣一種美麗,逾越漫長的時空,仍舊定格在迴眸的瞬間。有這樣一種聰慧,繞過激蕩的暗流,徜徉在安穩的歲月靜好。讀她的詩,念她的文,看她的容顔,聽她的故事。在溫潤背後觸摸一絲荒涼,在沉靜之中品味一縷幽思。
从去年到今年,市面上掀起了一股“林热”,出了那么多的关于她的传记和作品集。我从未想过林徽因会有“热”而且是“大热”的一天,因为我总觉得,她的文字是不符合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她的文字就该养在民国的那一汪清浅的泉水里,等待懂她的人路过停下慢慢品味。 读她的人...
評分对于林徽因,多多少少,有所耳闻,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如今,见是见不着了,拜读作品还是可以的! 很多人说她才貌双全,跟梁思成佳偶天成,又得徐志摩之爱慕,书香门第出生,游历欧洲,这些莫说放在当时的女子身上,便是今天的很多女子都要眼巴巴地羡慕跟嫉妒的! 其实...
評分林徽因的一生是辉煌的、感人的,不能仅仅停留在她的诗文上。 林徽因陪同梁思成15年间先后走了中国150个县,查证测量了2738处古建筑,由于野外工作艰苦,林徽因的身体受到极大的摧残,肺结核病始终在折磨着她,但是林徽因为了完成学术研究的工作废寝忘食,紧随梁思成长途跋涉完...
評分文/文小妖 午休时,同闺蜜煲电话粥,从世界国际新闻扯到家庭的油米柴盐。聊天结束前,闺蜜无奈地叹道:“女人不易做。”挂掉电话,反反复复玩味着闺蜜的感叹,脑子里却千头万绪。立在窗前听雨,雨声潺潺,偶尔传来几声一划而过的汽笛声。万物在雨里,我在雨外,入秋的雨,下一...
女人寫的散文隻讀得進三毛,林徽因還是修房子去吧
评分“《人間四月天》她是那個冗長而淒婉的故事裏最美的主角。她走過北平的晨煙,穿過康橋的夜霧。她襲一身白衣,在清涼的水邊,遙望遠方時,便落進徐誌摩的詩頁。她著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廟殿,虔誠晚禱時,便繪入梁思成的圖紙。有這樣一種美麗,逾越漫長的時空,仍舊定格在迴眸的瞬間。有這樣一種聰慧,繞過激蕩的暗流,徜徉在安穩的歲月靜好。讀她的詩,念她的文,看她的容顔,聽她的故事。在溫潤背後觸摸一絲荒涼,在沉靜之中品味一縷幽思。”這簡介誰寫的~
评分有很多優美的句子~
评分不是很能欣賞林徽因的詩,但文章還是令人舒服的。
评分文筆優美,行雲流水,一點也不矯揉造作,感性卻不失理性!看完後整個人是舒適得不得瞭的。你是那人間四月天,以前不懂為什麼那麼多人如此推崇林徽因,現在懂瞭,完全懂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