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蒙初(1580~1644) 明末小说家。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湖州)人。自幼聪明好学,12岁入学,18岁补廪膳生。但自后累困场屋,抑郁不得志。崇祯七年(1634),因拔副贡授上海县丞,63岁升徐州通判,并分署房村。次年苏北山东一带爆发农民起义,凌蒙初进见淮徐兵备何腾蛟进“剿寇十策”,后又趁农民军新败,单骑入农民军劝说接受招安。十七年,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对抗,忧愤呕血而死 。凌蒙初著作极为宏富,但他最主要的成就还在小说和戏剧创作方面。小说方面的贡献是编写了拟话本小说集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和《 二刻拍案惊奇 》)。他还创作过杂剧9种,有《虬髯翁》、《颠倒姻缘》、《北红拂》等。
《拍案惊奇》是明朝末年凌蒙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成书于明朝天启七年(1627),第二年由尚友堂书坊书坊刊行问世。其后凌蒙初又编著《二刻拍案惊奇》,于明朝崇祯五年(1632)刊行。二书合称“二拍”。凌濛初的《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通称为“二拍”,与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齐名,均为明末“话本”、“拟话本”的上品,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话本”源于唐代的“说话”,至宋代渐为盛行,且开始有刻本流传。“说话”就是说书、讲故事,“说话之事,虽在说话人各运匠心,随时生发,而仍有底本以作凭依,是为‘话本’。”(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话本”仅是故事的梗概,是供说书人去讲给观众听的。其间文人也摹仿话本编写小说,将故事情节铺展开来,供读者去看,这就形成了“拟话本”。
读完之后,给我的感受就是这样的感受。整本书在法律与天道之间来回穿梭,企图二者结合惩处世间奸恶。但是所有的事件都是奇异诡谲,而且事件大多都是寒酸秀才的故事,略显狭隘。 凌濛初先生站在读书人的位置,写读书人的故事无可厚非。但一味褒奖,鲜有读书人的劣性体现也是一个...
评分明清之际小说发展,里面多是市井故事,宣扬的也是善恶报应,缺少了士大夫气。那里的人都是不问青红皂白的,大多没有灵魂。但是中国的现实似乎确实如此。 有个很感人的故事,李克让白纸托孤刘元晋那个故事,夫人帮他寻来美女做妾,刘公却帮才子佳人成就,最后虽是报应不爽,刘公...
评分相较于「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一拍二拍」文采不够,故事总是为了道理服务,处处透着说教口味,真心不耐读。遥想大学时,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班主任一再叮嘱不能错过这一书,我还时常为自己的偷懒而惭愧呢。最近翻阅后,一开始也觉新鲜,但没几页,就为篇前篇后的说...
评分 评分默默赞一个。
评分默默赞一个。
评分可以。
评分可以。
评分默默赞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