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女性主义 朱丽娅·克里斯蒂娃 社会学 女性 文化研究 法国 Julia_Kristeva 哲学
发表于2024-12-22
中国妇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1974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该年5月,作为法国左翼知识分子论坛《原样》(Tel Quel)的一员,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和罗兰·巴特(RolandBmlhes)、菲利普·索列尔(PhilippeSollers)以及《原样》杂志主编马尔塞林·普雷奈(Marcelin Pleynet)等人对中国作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参观访问。这次访问,产生了大批的相关著述。克里斯蒂娃应法国妇女出版社之约,当年就发表了这本纪实游记。
在本书中,克里斯蒂娃对两千年来笼罩在中西方文明之间的神秘面纱作了某种原创性地揭晓。她凭借在哲学、人类学、精神分析学和符号学等人文学科理论上的广博知识,抓住母性和性别差异的主题,以中国家庭为横坐标,以中国历史为纵坐标,从政治、宗教和文学等各个方面作出以点带面的全景式分析。全书理论性强,由于众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使得本书较为艰涩难懂,本书的论述立场也曾受到佳亚特里·斯皮瓦克等女性主义作家的质疑,在有关殖民主义理论、身份和统一性等等问题的讨论史上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客观翔实的记录部分,对于促进中国妇女运动和女性文化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教授(Julia Kristeva,1941—),原籍保加利亚,法国著名符号学理论家、精神分析学师和小说家。现为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文学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常任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符号学:符义分析研究》(1969)、《诗歌语言的革命》(1974)、《爱情传奇》(1983年)、《感性的时间:普鲁斯特和文学体验》(1994)、《反抗的未来》(1998),天才女性系列如《汉娜·阿伦特传》(1999)、《独自一个女人》(2006)以及《德瑞莎,我的爱人》等,论述多达二十余种,曾经提炼出互文性、诗性语言等重要术语。她多次获得人文社科类的重要奖项,如1997年获法国最高荣誉“荣誉勋位骑士勋章”,2004年获得“霍尔堡人道奖”和“汉娜·阿伦特政治思想奖”。2008年还发起了“西蒙·德·波伏瓦女性自由奖”并担任评委会主席。
一个西方的角度看作为母亲的中国妇女。第一部分主要是其西方理论视角,挺不容易读的(是我自身理论储备不够)。第二部分下田野,中国曾拥有母系制度和父系制度,这不同于一神论下的西方国家,而且作者说中国家庭、妇女没有经历过西方精神上的变革,所以是被政策、国家、战争推着解放的。在很多时候,中国妇女正在扮演着“阳”性的角色。里面很多话我都觉得说的很对,然后再看现在的玛丽苏小说、ayawawa,就会发现这些问题早就存在于历史脉络之中了。
评分“写女性主义是为了写死女性主义”
评分采风之作,被郑明和等人批得很厉害的一篇下田游记,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赶脚,但是民族志的味道还是很浓。面对批评,克里斯蒂娃说:我对自己着手汉学研究的能力产生了困惑和怀疑。”但是我觉得她这里说的很多话是很对的。
评分是翻译的问题吗,不知所云。谈到的问题都模糊不清,且似乎都不必一定要从这一本书来获得。
评分作者的思考像火花一样,不断被点燃爆发,每个点都闪烁着耀眼的光,或者这就是属于女人的写作。习惯了逻辑的条框式阅读,自然觉得晦涩不清。女人或者可以分为两种,克里斯蒂娃所经历的中国妇女,和除中国妇女以外的所有女人。后者永远处于一神教的象征秩序和家族链条的时间秩序之外。在社会-政治-历史的场景中,无论被认可的女人、能干的女人,和具有男子气的女人实质上都是神权-父权的帮凶,这样的阐述真是让人脊背发凉。
本书深度尚待提高,但宽度尚算可观;用词可谓中肯,也不乏点睛之笔,飘忽中见功力。亮点:换上局外人的思维,让读者获得认识和反思中国文化的机会。 --------------------以下为发泄用,随时间变幻,不必当真----------------------- 虽然也知道,凭我一己之...
评分本书深度尚待提高,但宽度尚算可观;用词可谓中肯,也不乏点睛之笔,飘忽中见功力。亮点:换上局外人的思维,让读者获得认识和反思中国文化的机会。 --------------------以下为发泄用,随时间变幻,不必当真----------------------- 虽然也知道,凭我一己之...
评分研究近现代中国“妇女”与“政治”之关系的专著,克里斯蒂娃的此书并不是第一本,事实上,西方女性主义学者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就开始对中国政治语境下的妇女状况倾注了巨大的研究热情,相比之下,来自中国学者的研究则显得十分薄弱,这大概也是学术被政治监管的无奈吧。克里...
评分本书深度尚待提高,但宽度尚算可观;用词可谓中肯,也不乏点睛之笔,飘忽中见功力。亮点:换上局外人的思维,让读者获得认识和反思中国文化的机会。 --------------------以下为发泄用,随时间变幻,不必当真----------------------- 虽然也知道,凭我一己之...
评分An uneven mish-mash of notes, reflections,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and “facts” about JK’s visit to PRC in 1974. Vacillates between the bipolar myths about China, between “this dark continent, whose silence and will insure its own cohesiveness” (M Bu...
中国妇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