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緒論 一 漢賦研究現狀 二 立論依據和研究思路 三 關於“人格”和“士人心態”術語在本書中的運用第一章 漢賦書寫與心態觀 第一節 漢賦賦性說 一 鋪陳的使用 二 類、象的使用 第二節 漢賦書寫論 一 從作者的書寫動因看 二 從書寫過程也即賦文本的錶現看 三 從書寫效果在讀者的接受層麵看 第三節 漢賦心態觀 一 與政治道德生活有關的心態 二 與社會世俗生活有關的心態 三 與精神生活有關的心態第二章 流變中的漢賦體類意識 第一節 “以類相從”:以《漢書·藝文誌》 為中心的賦類劃分 一 賦為文學主流 二 多重標準下的賦類區劃意識 第二節 “因文立體”:漢人的文學模擬意識 一 由模擬而形成類型 二 由模擬而形成規範 第三節 “緣事而發”:漢人的文學創作意識 一 漢人的抒情而作傳統 二 緣事而發的多樣創作實踐 第四節 漢賦體類劃分第三章 影寫:擬騷體中的漢人焦慮 第一節 “九”體非襲《九辯》辨 第二節 影寫策略 一 人象類彆及安排模式 二 物象類彆及錶達模式 三 “情節”復現 第三節 “龍蛇”哲學 一 失誌不遇 二 “龍蛇”哲學 第四節 焦慮心態 一 現實倒置感 二 年歲飄忽感 三 命運限定感 四 孤獨感第四章 變創:其他騷體賦中的漢人自慰 第一節 不遇言誌類:從怨世嚮安頓 一 不遇類 二 言誌類 第二節 性命玄思類:由焦躁至平寜 一 句式和結構 二 人格和心態 第三節 宮怨悼亡類:由哀傷到相思 一 《長門賦》 二 《自悼賦》 三 《悼李夫人賦》 第四節 北方述行:由嚮心洎離心 一 “地一人一史一景”結構 二 文學貢獻 三 遠離與歸返的心態第五章 苞括:大賦中的帝國想象 第一節 苞括模式 一 句式運用 二 人象設置 三 物象安排 四 “情節”錶現 第二節 諷諫人格 一 作為政治批評藝術的諷諫 二 諷諫人格及“隆推”法 第三節 帝國想象 一 前所未有的文學塑造任務 二 帝國文學形象的恢弘建構 三 宏闊的文化書寫精神第六章 屏展:七體中的欲望世界 第一節 屏展策略 一 主客設置 二 整句使用 三 人象分類 四 物象安排 第二節 嚮俗人格 一 關食描繪 二 宮室描繪 三 女色誘惑 四 嚮俗人格 第三節 遊戲心態 一 七事的隨意安排與增減 二 關於被勸者的安排 三 流動的漢人心態第七章 托古:客難體中的漢人發憤 第一節 ,賦性與典範 一 散體特徵 二 賦性錶現 三 典範與一般 第二節 托古自釋 一 製賦策略 二 文本特徵 第三節 發憤心態 一 “三我”錶現 二 發憤心態第八章 賦傢書寫與心態遷流 第一節 賦傢為郎 一 東西漢賦傢為郎之史實 二 東西漢賦風之流變 第二節 賦兼纔學 一 賦兼纔學的認識與評論 二 賦之需學的體現 第三節 賦嚮雅俗 一 風俗、民俗之俗 二 遊戲、滑稽之俗 三 聲色欲望之俗 第四節 審美心態 一 漢賦的審美心態和審美人格 二 漢人審美心態的集成與創發 三 漢人審美心態之遷流結語主要參考文獻附錄: 從模擬論揚雄《反騷》的範式意義 《離騷》主題探原後記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