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經絡腧穴總論 第一節 經絡總論 一、經絡係統的組成 (一)十二經脈 (二)奇經八脈 (三)十五絡脈 (四)十二經彆 (五)十二經筋 (六)十二皮部 二、經絡的作用及其臨床應用 (一)經絡的作用 (二)經絡的臨床應用 第二節 腧穴總論 一、腧穴的分類 二、腧穴的命名 三、腧穴的定位法 (一)體錶標誌法 (二)骨度分寸法 (三)手指比量法 四、特定穴 (一)五輸穴 (二)原穴 (三)絡穴 (四)背俞穴 (五)募穴 (六)郤穴 (七)下閤穴 (八)八會穴 (九)八脈交會穴 (十)交會穴 五、腧穴的作用 六、腧穴的主治規律 第三節 經絡腧穴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第二章 經絡腧穴各論 第一節 手太陰經絡與腧穴 一、手太陰經絡 (一)手太陰經脈 (二)手太陰絡脈 (三)手太陰經彆 (四)手太陰經筋 二、手太陰腧穴(11穴) 第二節 手陽明經絡與腧穴 一、手陽明經絡 (一)手陽明經脈 (二)手陽明絡脈 (三)手陽明經彆 (四)手陽明經筋 二、手陽明腧穴(20穴) 第三節 足陽明經絡與腧穴 一、足陽明經絡 (一)足陽明經脈 (二)足陽明絡脈 (三)足陽明經彆 (四)足陽明經筋 二、足陽明腧穴(45穴) 第四節 足太陰經絡與腧穴 一、足太陰經絡 (一)足太陰經脈 (二)足太陰絡脈 (三)足太陰經彆 (四)足太陰經筋 二、足太陰腧穴(21穴) 第五節 手少陰經絡與腧穴 一、手少陰經絡 (一)手少陰經脈 (二)手少陰絡脈 (三)手少陰經彆 (四)手少陰經筋 二、手少陰腧穴(9穴) 第六節 手太陽經絡與腧穴 一、手太陽經絡 (一)手太陽經脈 (二)手太陽絡脈 (三)手太陽經彆 (四)手太陽經筋 二、手太陽腧穴(19穴) 第七節 足太陽經絡與腧穴 一、足太陽經絡 (一)足太陽經脈 (二)足太陽絡脈 (三)足太陽經彆 (四)足太陽經筋 二、足太陽腧穴(67穴) 第八節 足少陰經絡與腧穴 一、足少陰經絡 (一)足少陰經脈 (二)足少陰絡脈 (三)足少陰經彆 (四)足少陰經筋 二、足少陰腧穴(27穴) 第九節 手厥陰經絡與腧穴 一、手厥陰經絡 (一)手厥陰經脈 (二)手厥陰絡脈 (三)手厥陰經彆 (四)手厥陰經筋 二、手厥陰腧穴(9穴) 第十節 手少陽經絡與腧穴 一、手少陽經絡 (一)手少陽經脈 (二)手少陽絡脈 (三)手少陽經彆 (四)手少陽經筋 二、手少陽腧穴(23穴) 第十一節 足少陽經絡與腧穴 一、足少陽經絡 (一)足少陽經脈 (二)足少陽絡脈 (三)足少陽經彆 (四)足少陽經筋 二、足少陽腧穴(44穴) 第十二節 足厥陰經絡與腧穴 一、足厥陰經絡 (一)足厥陰經脈 (二)足厥陰絡脈 (三)足厥陰經彆 (四)足厥陰經筋 二、足厥陰腧穴(14穴) 第十三節 奇經八脈 一、督脈經絡與腧穴 (一)督脈經絡 (二)督脈腧穴(28穴) 二、任脈經絡與腧穴 (一)任脈經絡 (二)任脈腧穴(24穴) 三、衝脈 (一)循行分布 (二)功能與病候 四、帶脈 (一)循行分布 (二)功能與病候 五、陽躋、陰躋脈 (一)循行分布 (二)功能與病候 六、陽維、陰維脈 (一)循行分布 (二)功能與病候 第十四節 奇穴 一、頭頸部穴(18穴) 二、胸腹部(6穴) 三、背腰部(12穴) 四、上肢部穴(11穴) 五、下肢部穴(13穴)第三章 經絡的縱橫關係 第一節 根結與標本 一、根結 二、標本 第二節 氣街與四海 一、氣街 二、四海第四章 經絡腧穴現代研究 第一節 經絡現代研究 一、經絡現象 二、經絡檢測 三、經絡髒腑相關 四、經絡實質假說 第二節 腧穴現代研究 一、穴位形態結構研究 二、腧穴生物物理研究 三、腧穴病理反應研究 四、腧穴刺激效應研究附錄一 經絡腧穴歌訣選附錄二 主要參考文獻附錄三 《經絡與腧穴》教學大綱人體常用穴的錶麵解剖與應用解剖彩圖人體十四經穴與常用奇穴彩圖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