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四川射洪人,20世纪70年代出生,少校军衔,四川省作协会员,曾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华散文》《青年作家》等刊物发表作品多篇,在全国、全军文学大赛中多次获奖,几十篇作品入选各类文集并被《新华文摘》《领导文萃》《读者》等刊物转载。近年来潜心研究近代中西历史,总结大国兴衰之路,文章发表后被多次转载,反响热烈。本书被中国作家协会列为2009年度全国重点扶持作品。
近代中国的十位风云人物,对比西方世界的十大时代精英
透视近代中西交锋的关键节点,剖析大国兴衰的历史玄机
这是一部对比解读中西方名人的拍案惊奇之作,更是一次令人深思浩叹的历史探险。作者驻足于近代中西方社会激烈交锋、动荡转型的十字路口,通过那些主导、影响国运民生的风云人物,如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慈禧太后与维多利亚女王、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等人在急剧变迁的历史关头截然不同的道路选择,透视近代中国迷失落伍的深层原因,剖析大国兴衰的关键节点,为今天的中华复兴之路寻找宝贵的历史借鉴。
本书通过一一对比分析的方式,探寻近代中国与西方政治、军事、文化、外交领域内的著名历史人物的不同思想轨迹、人生历程和命运结果。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所处时代大致相同,地位大致相当,历史提供给他们个人的机遇也基本相当,但结果却大相径庭,有人悲歌末路,有人一飞冲天。他们的个人人生际遇无不投影出国家民族的命运……
对于清王朝的任何历史评论,都请不要刻意绕开它的对于民族的态度。清王朝对于汉族民族意识的压制和狭隘的民族观,是其近代化举步维艰的源头。为什么英法联军逼近北京的时候只有僧格林沁的部队抵抗?为什么甲午的时候辽东的汉人部队一触即溃?为什么清王朝苦心经营新军不听使...
评分莫基尔在其书《增长文化:现代经济起源》中深入探讨了世界是如何在短短几个世纪间从贫穷变成如此富庶:“今天西方和亚洲工业社会里的下层中产阶级过着比数世纪前教皇国王们还要好的审过,这源于我们掌握自然力量并利用它满足我们的经济需要。我们理解了工业革命是如何发生的,...
评分多歧路 今安在 十年砍柴 一个民族前进的历程犹如一个人的成长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关键的其实就是那几步。而在关键的节点上,选择往何处走、如何走,将对今后的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当一个人进入垂暮之年时,回首往事,若此生无悔,则会庆幸关键的几步走对了;反之,则懊悔当初...
评分这本书跟以前读过写清史的书视角不太一样~还是可以,比较可观的评述,可能由于篇章有限,写的内容有些浅显,而且感觉思路有点混乱,不过还是很值得读的~~对与这个暑假有些迷茫的我来说,有点启发~~
评分这本书跟以前读过写清史的书视角不太一样~还是可以,比较可观的评述,可能由于篇章有限,写的内容有些浅显,而且感觉思路有点混乱,不过还是很值得读的~~对与这个暑假有些迷茫的我来说,有点启发~~
康熙-彼得、李鸿章-伊藤博文、慈禧-伊丽莎白、光绪-明治......不需要再多了,前面的每一个人都是在中国近代史上重要时期或转折点上的重要任务,但总是囿于政治的短视、自身的软弱等局限一次次失去改变名族命运的良机,令人扼腕。今天,看看日本吧,看看世界吧,连苏丹这样的小王国都民主共和了,而我们还在继续向左越走越远,真的是这个名族的文化土壤无法承载这样的现代文明么?天朝,你还要向左走多远?
评分读完清朝的代表性历史人物和国外同时代的历史人物的表现,不禁扼腕叹息。儒家统治把读书人变成了只会应科举考试的浑人。在历史巨变的前夕,仍浑浑噩噩,以致错失时机。帝王的高压统治是一回事,知识分子没有时代的使命感是另一回事。统治者误国,读书人更误国! PS:作为一本启蒙读物还是不错的。
评分开放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向 了解相同却不同的历史变革
评分读完清朝的代表性历史人物和国外同时代的历史人物的表现,不禁扼腕叹息。儒家统治把读书人变成了只会应科举考试的浑人。在历史巨变的前夕,仍浑浑噩噩,以致错失时机。帝王的高压统治是一回事,知识分子没有时代的使命感是另一回事。统治者误国,读书人更误国! PS:作为一本启蒙读物还是不错的。
评分思路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