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不锈钢的基本知识 一、不锈钢的定义及界定范围 二、不锈钢的开发与发展 三、不锈钢的耐腐蚀机制 四、不锈钢的分类及特点 五、化学成分与不锈钢相组成的关系——Schaeffler图的应用 六、不锈钢钢号的表示方法(GB、JIS、FOCT、AISI、UNS、ACI、SS、ISO、DIN、BS、BS-EN、NF、NF-EN、KU) 第二节 不锈钢中的合金元素及其作用 一、铬 二、镍 三、碳 四、钼 五、铜 六、钛和铌 七、氮 八、锰 九、硅 十、铝 十一、硫和硒 十二、钨 十三、其他元素第二章 铁素体不锈钢及其热处理 第一节 铁素体不锈钢常见类型及特点 一、铁素体不锈钢常见类型 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及应用 第二节 铁素体不锈钢的热处理 一、铁素体不锈钢热处理的作用和目的 二、铁素体不锈钢热处理工艺 三、铁素体不锈钢热处理可能产生的缺陷和预防措施第三章 奥氏体不锈钢及其热处理 第一节 奥氏体不锈钢主要特点 一、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特点 二、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特点 三、奥氏体不锈钢耐腐蚀特点 第二节 奥氏体不锈钢热处理的理论基础 一、奥氏体不锈钢中合金碳化物的析出与溶解 二、奥氏体不锈钢中的σ相 三、奥氏体不锈钢中的δ铁素体 四、充分发挥奥氏体不锈钢中稳定化元素的作用 五、奥氏体不锈钢制件的应力及危害 第三节 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 一、固溶化处理 二、稳定化退火 三、消除应力处理 四、敏化处理 五、奥氏体不锈钢的冷加工强化及去应力处理 第四节 奥氏体不锈钢热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化处理加热温度的合理选择 二、稳定化处理对固溶状态性能的影响 三、稳定化处理加热温度不宜过高 四、奥氏体不锈钢不宜多次进行固溶化处理 五、奥氏体不锈钢的污染及其预防第四章 马氏体不锈钢及其热处理 第一节 马氏体不锈钢常见类型及特点 一、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 二、1Cr17Ni2马氏体不锈钢 三、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 第二节 马氏体不锈钢热处理的理论基础 一、马氏体不锈钢加热时的转变特点 二、马氏体不锈钢冷却时的转变特点 三、马氏体不锈钢淬火后回火时的组织转变及特点 第三节 马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 一、1Cr23、2Cr13、3Cr13钢的热处理 二、4Cr23、9Cr18、9Cr18Mo钢的热处理 三、ZG1Cr13Ni钢的热处理 四、0Cr13Ni4Mo(ZG0(Cr13Ni4MoRE)0Cr23Ni6Mo(ZGOCr13Ni6MoRE)类马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 五、1Cr17Ni2马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第五章 沉淀硬化不锈钢及其热处理 第一节 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分类和特点 一、马氏体型沉淀硬化不锈钢 二、半奥氏体型沉淀硬化不锈钢 三、奥氏体型沉淀硬化不锈钢 四、奥氏体一铁素体型沉淀硬化不锈钢 第二节 沉淀硬化不锈钢热处理的理论基础 一、固溶处理 二、调整处理 三、冷变形处理 四、冷处理 五、时效处理 六、均匀化处理 七、焊后热处理 第三节 沉淀硬化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 一、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热处理 二、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热处理 三、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热处理 四、奥氏体一铁素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热处理第六章 双相不锈钢及其热处理 第一节 双相不锈钢的特点及分类 一、双相不锈钢的基本特点 二、双相不锈钢的分类 第二节 双相不锈钢热处理的基本理论 一、加热温度与两相比例的关系 二、加热温度对两相中合金成分的影响 三、加热和冷却对双相不锈钢中析出相的影响 第三节 双相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 一、低合金双相不锈钢的固溶处理 二、中合金双相不锈钢的固溶处理 三、高合金双相不锈钢的固溶处理 四、超级双相不锈钢的固溶处理 五、双相不锈钢消除应力处理第七章 不锈钢的其他热处理方法 第一节 不锈钢的渗氮 一、渗氮及渗氮层组织 二、渗氮方法 三、不锈钢渗氮的预先处理 四、不锈钢渗氮的特点 五、不锈钢渗氮的生产操作 第八章 不锈钢典型零件热处理第九章 不锈钢常见性能试验 附表一 新旧不锈钢号对照表 附表二 常见不锈钢号对照表 附表三 肖氏硬度与洛氏硬度换算表 附表四 里氏硬度换算表 附表五 钢铁硬度及强度换算表(一) 附表六 钢铁硬度及强度换算表(二) 附表七 力学性能新旧名称对照表 附表八 不锈钢常用腐蚀试剂 附表九 常用不锈钢材料物理化学性质 附表十 温度换算(摄氏←华氏) 附表十一 希腊字母表参考文献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