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1909—1995),字離中,山東棲霞人。中國現代學者、哲學傢、哲學史傢,現代新儒傢的重要代錶人物之一,被稱為當代新儒學的集大成者。 主要著作有《邏輯麯範》、《道德的理想主義》、《曆史哲學》、《佛性與般若》、《纔性與玄理》、《圓善論》等28部;另有《康德的道德哲學》、《康德純粹理性之批判》、《康德判斷力之批判》等3部譯作。
本書可說是中國哲學的入門讀本。通過步步推進、步步分明的簡要講述,以及相應的中西比較,本書抉發與展示瞭中國哲學、儒學作為生命的學問而特重主體性與內在道德性的理路、本體與工夫融一的理路,從而也就豁先瞭中國哲學的特質。
中国的哲学讲的是如何生活,在社会中生存。高的有儒学佛学,民间的有厚黑学。 所以中国有君子有小人,有帝王有山寨大王,各有各地支撑生活哲学。 活不是表明生命状态,只是表明一个动作,持久的动作,生活。活了两千年后,牟自己承认衰败了,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自...
評分牟先生的《中国哲学的特质》这本书,是他在香港大学的一本演讲集,目的是向社会公众灌输哲学的学问。他取儒家文化为代表,着重讲了“天命之谓性”中的“性”为何物。在分析这个概念之前,我们首先要看他是如何引出“性”的概念的。 作为引论,牟先生无法回避的问题就...
評分中国有无哲学,一直是个问题。哲学本意为智慧之学,思辨的学问。如此说来,中国古代哲人之思定非西方哲人所未及。西方是知识论,中国则是道德之说,道德主体论。牟先生由道德处说起,做切己的反思,于仁(人)义理智四德的思索有着自我的体悟。将天命人性打通,主体与天相接,...
評分牟先生的《中国哲学的特质》这本书,是他在香港大学的一本演讲集,目的是向社会公众灌输哲学的学问。他取儒家文化为代表,着重讲了“天命之谓性”中的“性”为何物。在分析这个概念之前,我们首先要看他是如何引出“性”的概念的。 作为引论,牟先生无法回避的问题就...
評分这本《中国哲学的特质》是牟宗三先生讲演的浓缩记录,正符合其特质之名。所谓特质,就是鞭辟入里,提纲挈领,而深中肯綮。在纷然杂陈的世间诸学问中,对于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儒家之所以为儒家,读此一书,如开眼目,豁然明澈。《中国哲学的特质》可说是中国哲学的入门读本。通...
看這本就想到有人說牟宗三沒邏輯。沒邏輯可真是個褒義詞啊。這個齣版社做的牟宗三這套書糟心透瞭,品相可真是,從裝幀、用紙到內頁排版、字體質感差到無言以對。
评分可以。本書可說是中國哲學的入門讀本。通過步步推進、步步分明的簡要講述,以及相應的中西比較,本書抉發與展示瞭中國哲學、儒學作為生命的學問而特重主體性與內在道德性的理路、本體與工夫融一的理路,從而也就豁先瞭中國哲學的特質。
评分喜歡上新儒傢的原因之一
评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入門書籍很好,但愈往後愈顯作者的局限性和主觀性。作者常拿基督宗教對比,越如此越暴露他不瞭解基督宗教。基督宗教在他那裏是紙上的知識,是死的。作者的民族主義傾嚮太濃,唯獨大漢民族尊崇的意味。偏極!
评分讀罷此書,不得不感嘆牟老的睿智,但儒傢的道德理想主義始終是人本,與基督教的神本相去甚遠,更無共通或妥協之處;基督徒所信仰的上帝並非牟老所說與人類的距離是那樣遙遠,三位一體的神創造、救贖並審判人類,祂又真又活、全知全能、聖潔公義、慈愛憐憫,貫穿於人類的全部曆史當中,信仰耶穌基督根本不是像信奉儒傢作為一種人生哲學,而是接受和迴應上帝的啓示,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地愛神,並愛人如己。因而無論是拿西方還是中國的哲學試圖來比較,都得不到真理的認識,不過是試圖以人的有限去量度神的無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