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1968年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常年从事公司研究,现任职《东方早报》社。出版作品:《大败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等。其《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吴晓波同时是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任职日报《东方早报》浙江记者站副社长。
2010年的1月,经济学家吴敬琏将迎来八十岁的寿诞。对于这位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来说,这八十年是一个与自己的国家图强求富、蹒跚前行的八十年。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史上,吴敬琏之重要性在于,他几乎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吴敬琏对这个转型国家的贡献,除了改革思路上的创新外,还在于他那份独立思考、直言不讳的知识分子风骨。书中,吴敬琏缓缓叙述,吴晓波奋笔记述,历史如跛足的行者,不动声色地姗姗走近,又姗姗走远,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在回忆者与记录者之间穿梭,如画卷展开。
目录
缘起 这个从外貌到灵魂都干干净净的人
第一部分 改良家族
第一章 改良主义的基因
第二章 弱不经风的激进少年
第三章 学经济的年轻人
第四章 新星与“批孙”
第五章 劳改队生活
第六章 顾准之死
第二部分 思想突围
第七章 突破口:按劳分配
第八章:改革派内部的论战
第九章 东欧来的经验
第十章 最后的孙冶方
第十一章 耶鲁求道
第十二章 为“商品经济”正名
第三部分 护旗的人
第十三章 巴山轮会议
第十四章 单项推进还是整体配套
第十五章 “闯关”失败
第十六章 “吴市场”的由来
.第十七章 触破窗户纸的人
第四部分 经国济世(1993-1998年)
第十八章 从增量改革到整体改革
第十九章 是非分税制
第二十章 “试了再错,错了再试”
第二十一章 放小与抓大
第二十二章 在风暴中逆势飞扬
第二十三章 中国会成为寻租社会吗
第五部分 声望巅峰(2000-2003年)
第二十四章 对泡沫的预言与攻击
第二十五章 “一言毁市”
第二十六章 法制还是法治
第六部分 孤独战士(2004-2010年)
第二十七章 工业化道路之争
第二十八章 “主流经济学家”
第二十九章 中国的改革会好吗?
第三十章 眼睛盯着真理的人
后记
附录 吴敬琏年表
(本书介绍来源:凤凰网财经)
但凡对经济学有点关注的人,应该对“吴敬琏”三个字都不会陌生。没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吴市场”。一方面,他身兼数职,既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又是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评分《吴敬琏》一本80后可以感知的经济史 很多次在各类媒体上看到过这位老人的名字,也知道他是当代国内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但心中总怀着一种思想,那就是刚刚开始的中国经济学研究人员都是土鳖而非国际化的。花时间读这本书还是因为看了吴晓波的基本著作后觉得吴敬琏值得研究,或...
评分虽然说这本书打着个人传记的名号,但其实个人觉得吴晓波写的是一部近代中国的经济史。吴老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学家,一生恰逢其时,经历了建国至今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其经历恰恰就是中国多灾多难、起伏不定的中国经济改革史。 文化大革命、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宏...
评分两个月前,乔布斯留在人世的“one more thing”《乔布斯传》一阵旋风般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热议,从高层领导到底层百姓,从外企白领到90后打工仔,一时之间,“逢人不谈乔布斯,读尽诗书皆枉然。”在我的印象中,从来没有一本传记作品能够让整个国家、整个世界都如痴如狂。当然,...
评分新左派反对改革,意图重回计划经济老路;贫困阶层抗议分配不均,仇富仇腐反对改革;权贵和垄断利益集团利用民族民粹阻挡改革,维持现状。孤独的改良主义者吴敬琏先生在晚年依旧纤尘不染追究真理并且敢于直言,姗姗而行的是他和真理吗?这条未来的改革之路,谁能真正破云开雾,...
喜欢吴晓波的历史观,把人放到具体的时代和国家的背景下去看,而不是这个人本身
评分吴晓波很聪明。 但是,对于当下的人物,我还是以为,不要贸然写史。后半篇拼凑痕迹太严重了。
评分4.5 旅途上看完。以一个人的学术思想变迁,对实务政策的影响为脉络,提供了对中国经济近五十年发展的一个观察视角,对我来说尤其有收获的是了解到“套话”背后的 context
评分作为一个可以浓缩中国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 作为一个可以立于在转型社会翻来覆去而绝然屹立的学者 一定具有他独立的性格! 吴老:从始至终提倡法治的市场经济从未改变, 不管得宠时的春风得意,抑或是冷落时的青灯孤夜 他都只遵循一个:做一个对得起良心的经济学家。 独立的思想,不为权贵说话,不怕得罪当权, 只尊重自己研究的科学! 值得倾佩,值得推崇!
评分通过@懒人听书 在听,2014/6/19-6/26第一遍,2016/1/4-1/12第二遍。对新中国的经济和改革史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看到了一些经济制度变更的轨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