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心
山東臨朐人,一九五八年三月生於高雄鳳山。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主編《三三集刊》,並多次榮獲時報文學獎及聯合報小說獎,現專事寫作。著有《方舟上的日子》、《擊壤歌》、《昨日當我年輕時》、《未了》、《時移事往》、《我記得……》、《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小說家的政治周記》、《學飛的盟盟》、《古都》、《漫遊者》、《二十二歲之前》、《獵人們》等書。
睽違十載,終於等到 朱天心 最新長篇小說!
悠緩的喟嘆聲頓時讓人鬆了口氣--這是我們熟悉的朱天心!
褪去雄辯滔滔的知識符碼,擺開焦慮躁鬱的政治議題,恍若靜水之中躍出的一枝荷花,以素樸清澈的文字,看年少歲月私密的情緒幽思,呼應時光流逝終究無可逃避的熱情轉涼,這回記憶的橋梁不再是地圖而是日記,本來是年輕而顯世故的老靈魂,現在是立在橋上的中年女子,寂寞而絕望。她將走向何方?記憶和時間,欲抗拒的是遺忘和衰老嗎?
貌似矜持的「老靈魂」,心底其實是碰不得的敏感
這是個中年婦女版的此情可待成追憶的故事。
中產背景的女性敘述者,看來什麼都不少,但又好像什麼都沒有。更年期後的她,身材走樣,魅力流失,除了「沒打算離婚,只因彼此互為習慣……感情薄淡如隔夜冷茶如冰塊化了的溫吞好酒」的夫妻生活,和一群物以類聚的半老女人,簡直沒有談話交心的對象;眼看老之將至,她陷在要命的寂寞裡。 故事由此分為雙線:一個計畫旅程,敘事者尋找著那座有良人在黃昏裡並肩站立的橋;一本日記,是失蹤丈夫的少年歲月歇斯底里愛之呢喃。敘事者心動了,拿著日記按圖索驥,企圖找回時間旅程裡不該消失的座標,但怎麼樣也回不去,找不到了。 藉著少年的日記,朱天心又重寫了一次「去聖已遠,寶變為石」的寓言,重新檢視男女情愫,並向永恆的少年招魂。不肯老去的少女,旁敲側擊,逆向寫著她的戀人絮語:失落,感傷,怨懟,絕望,悼亡。如是輾轉,進退失據。那女性敘事者幾乎遊走憂鬱的黑洞邊緣:沒有了愛,要死--不論自殺還是他殺--也不那麼容易吧。朱天心訕訕的喟嘆著這愛的詮釋循環,其中或許還大有學問:愛是青春期的荷爾蒙問題,還是老靈魂的一廂情願?是文藝青年的本能,還是熟男熟女的鄉愁……
“于是一对没打算离婚,只因彼此互为习惯(瘾、恶习之类),感情淡薄如隔夜冷茶如冰块化了的温吞好酒如久洗不肯再回复原状的白T恤的婚姻男女……”,天心小姐《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里,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旧日记是跨越时光进入异世界最佳路线。是的,异世界。你简直不敢相信...
评分读这本书我用了整整一个寒假,并不是因为它的厚薄,其实就算是未删节版也是薄薄的一本,况且两个书评还占了大量的篇幅。 只是因为 这个故事太残忍。 张大春说 年轻的孩子们看这个故事会有毛骨悚然的感觉。就是那种感觉,寒冷一点一点从脚底蔓延上来。 其实在这过去的十九年...
评分读这本书我用了整整一个寒假,并不是因为它的厚薄,其实就算是未删节版也是薄薄的一本,况且两个书评还占了大量的篇幅。 只是因为 这个故事太残忍。 张大春说 年轻的孩子们看这个故事会有毛骨悚然的感觉。就是那种感觉,寒冷一点一点从脚底蔓延上来。 其实在这过去的十九年...
评分排卵行经30年的蛋疼之作,小面积中年悲哀的生物学表达,提醒我们什么是小说,什么不是小说,什么只是小说的材料。
评分时光与衰老的搏击 朱天心说自己将新作名之为《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源于胡兰成的话:“我们已入中年,三月桃花李花开过了,我们是像初夏的荷花。”时间的幻术伴以如此的比喻,少却了衰败的气息,绚烂虽已散尽,终有淡然和清爽留下,不过朱天心着意的是空无和虚妄,焦虑于化...
印刻的書真是好,豎版正體字,讀起來一點不覺得眼睛累,很快就能看上幾十頁……這樣講故事的方式,怕是有不少人會讀不下去吧。可是慢著,你有沒有想過瘋狂一次,或者無數次都想要改變目前的生活狀態,或者想過那些過著你所不能接受的生活的人們的想法?
评分書好就好在名字和裝幀,她狠就狠在老往痛處戳。附錄的兩篇書評寫了些什麼鬼東西。
评分总觉得她是高中生的矫情味道
评分唉,不說什么了
评分就算只把第一章《日记》单独拎出来,也已经是我今年开春读过最喜欢的短篇。朱天心还是抓到了什么,写透了些什么,让人心头一凛。拿过往年轻时候的认真来检证年老的现实,不管什么样的人其结果都必然是不堪的。可这不堪里,又饱涨着玫瑰双色的情怀。在时光流逝里,你我都被替换成了什么样的人呢?黄伟文有几句词,每次看到都令我想起这本书,我觉得是为这本书所下的最佳注脚:“在 最后 都化作乌有 但那天曾实在 华丽地邂逅 这个诅咒 不知算应了没有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