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传记 海德格尔 汉娜·阿伦特 哲学 阿伦特 传记/回忆录/日记 人物 历史
发表于2024-12-22
阿伦特与海德格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1924年,一个学哲学的18岁的犹太女大学生在马堡遇到一位反叛的哲学家,这位哲学家后来成为纳粹运动的思想先声。于是,在年轻的汉娜•阿伦特(1906-1975)和已婚的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之间演绎出一段激情四射的爱情故事。将近十年后,恰恰是海德格尔寄予民族“觉醒”厚望的纳粹把阿伦特这位德国犹太女性置于流亡境地。她先是逃到法国,最终流亡美国。而海德格尔在短暂出任弗赖堡大学校长一职后,又回到他的哲学中去。1950年,两位主人公久别重逢,旧情复萌,继又开始了关于这个充满破坏的世纪的论辩式对话。
作者在这部关于阿伦特和海德格尔的双重传记中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巨幅全景。她发掘新材料,向当事人求证。政治巨变及其灾难、崭新的哲学、德国的大学、阿伦特的博士导师卡尔•雅斯贝尔斯及其他重要的思想家、美国和欧洲——作者以此为背景,讲述了20世纪最富争议的爱和思的故事。
安东尼娅·格鲁嫩贝格,1944年出生于德国德累斯顿,先后在图宾根、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和柏林学习哲学、社会学和日耳曼语言学。她在柏林自由大学读完博士,在亚琛工业大学完成任职资格论文。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德国研究课程。自1998年起任奥登堡大学政治学教授。1999年,她在该校建立并领导“汉娜·阿伦特研究中心”。
她著有:《市民与革命者——格奥尔格·卢卡奇,1918-1928》,1976;《冲破内在的墙——民主德国的政治与文化》,1990;《反法西斯主义——一种德国的神律》,1993;《睡着了的自由》,1997;《抓住罪责不放》,2001;《阿伦特》,2003。
阿伦特不是被利用的。六似的学生也不是被利用的。
评分回应一下底下一条评论中对译者是否有哲学背景的质疑,译者有哲学背景,绝对的。每个懒得仔细内容思考却想秀一下自己看过书的人,就要质疑一下翻译,不如您去多看些书再来说话。否则反映的只是您自己的阅读剂量和知识水平。
评分与萨特波伏娃相比,我一直认为阿伦特对海德格尔更接近爱的本质:无逻辑,甚至反逻辑。
评分译后记抒情得让人吃惊。
评分这本书跟一般的传记非常不一样,写法比较特别。对个人的私情关注并不多,主要是对历史背景、对二人学术的讨论。
一直认为,翻译是应该对得起原著,对得起作者,对得起读者的,但显然很多人被浮躁的社会风潮影响,把一件严肃的学术活动,当成一种任务和商业来看待,让我很失望和痛恨。本书译者译文算流畅,但不算准确,甚至有些部分还显得比较可笑。译者是否有哲学专业的基础?我表示...
评分 评分 评分也许我们真的并不存在,直到有人目睹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也许我们并不能述说,直到有人能理解我们的语言。从本质上看,只有被人爱恋时,我们才真正获得了生命。(《爱情笔记》德波顿) 在英国作家德波顿的《爱情笔记》这部实证主义的爱情心理学分析作品里,他这句不怎么实证主...
评分他是一棵树 , 那时候正好枝叶繁茂, 他知道世界的每片叶子 , 连同叶子上清晨的露珠, 她来到树下,不为避雨,不为乘凉, 不为仰仗那高度以外的苍穹, 只为探问他脚下的泥土 , 如何滋养 ,如何成长。 他看见她来了。美好的她、新鲜的她、眼睛里藏着整个宇宙奥秘的她...
阿伦特与海德格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