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5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的理论篇分析从明确“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公共服务”的内涵入手。目前,对公共服务概念的界定有多种观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通过审视我国政府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和意图,明确这里的“公共服务”要从狭义的政府职能,即提供公共产品的角度来理解,但公共服务并非公共产品的同义表达,而应该是政府为行使其职能提供的包含着价值判断的,为社会公众所共同享有,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社会公平为目标的产品和服务。公共服务除了具有公共产品的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特点之外,还需要强调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包含价值判断、应为公民普遍公平享有两个特点。然后借助于公共产品理论分析了公共服务的需求与供给。理论篇的重点是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界定。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和谐社会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政府基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所做出的执政理念的变革,是指以政府为主体,以农村为重点,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向城乡居民提供与其需求相适应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使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的数量、质量和可及性方面都大体相当。以农民的现实需求和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阶段性为依据,当前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应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现包括基础教育、基础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在内的社会性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另一方面是在努力实现上述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供给的同时,也必须从农民的现实需求出发,注重提供目前农民急需的、具有农村特殊性的、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公共服务,增加诸如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信息、农业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等公共服务项目的供给。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归根到底是在城乡居民间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以提高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涉及公平与效率的权衡问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平效率原则的关系。城乡公共服均等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效率原则,但其阐述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上的利益关系,主要体现一种公平正义的发展理念,体现公共服务分配的公平原则。理论篇的最后对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机理进行了抽象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但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由于忽视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理念,中国农民阶层在社会地位上始终处在不利的位置,这集中表现为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施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可以显著的解决我国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同时改善农民阶层的社会地位。同时,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日益走向市场化的体制背景下,政府如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制定有效的公共服务政策,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中国正致力于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中央对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相当重视。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个新的改革命题“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的研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既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又富于开拓性和挑战性。本文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作为研究的内容,这一选题立足于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的完善,立足于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立足于通过对理论的有效应用为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转入实证篇,分析当前我国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的现状。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公共服务总量,尤其是农村公共服务总量供给不足的现状。接着,从多角度依次分析了城乡基础教育、基础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非均等现状。由于城乡居民长期以来存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异和社会资源分配方面的不平等,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因此,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在于增加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需要使公共资源对处境不利的农村居民进行倾斜配置和优先扶持,为其提供机会和利益补偿。实证篇还包括调研分析。笔者在山东境内,按经济发展水平的从高到低,选定在潍坊的寿光市、济宁的曲阜市及菏泽的郓城县农村展开调研,就当前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合意度和需求程度进行实证分析,从而进一步明确当前立足农村现实,从农民需求出发,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应着力解决的问题,也为前文理论部分提出的当前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提供了一个现实依据。
导致当前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其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一国两制”的城乡二元制度是导致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宏观因素;财政是公共服务供给的物质基础,是导致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的中观因素;“自上而下”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下的政府理性和农民理性是导致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微观因素。
在前面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最终转入政策篇的研究,包括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政策取向和路径选择。首先,针对前文提出的导致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现状的因素,相应的提出了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宏观政策、中观政策和微观政策。宏观政策是指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包括从制度上改变工农“剪刀差”,发展农业经济;改革户籍制度,确立平等的城乡居民身份;改变城乡二元就业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中观政策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包括完善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相适应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善乡镇财政困境,保证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推进城乡一元税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成本分摊制度;形成可持续的农村公共服务财政支持机制。微观政策是指改变“自上而下”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下的农民理性和政府理性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包括建立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建立对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机制;理顺政府部门间的条块管理,落实公共服务供给责任。其次,以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为例,提出了当前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明确政府基础教育事权;加大财政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建立城乡统一的基础教育办学标准,提高从事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水平。实现城乡基础医疗卫生均等化的路径选择包括财政对基础医疗卫生投入的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缩小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的差距;因地制宜的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的路径选择包括为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提供财政支持;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