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拉斯普京(1937~),俄罗斯作家。生于西伯利亚。大学毕业后担任报社编辑。196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7年他的成名作《为玛丽娅借钱》问世,1974年发表长篇小说《活下去,并且要记住》,获1997年苏联国家奖金。此外,《最后的期限》(1970)、《别了,马焦拉》(1976)等作品吼曾引起评论界的普遍关注。1985年出版的小说《火灾》于次年再次荣获苏联国家奖金,从而确立了他在俄罗斯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享誉世界文坛。
《世界文学》参考丛书,《世界文学》编辑部编,内部发行
我们何以求生,何以爱 赵月斌 1 没有悲怆和毁灭往往无以成奇文,伟大的作品往往是惨烈的、颠覆性的,写作者把人间大恸灌注到字里行间,不但刺痛了大地的神经,也让读者(观众)黯然自照,心生哀怜。这个世界悲惨太多,伤害不断,可是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我们更热衷于制...
评分 评分明知道前面只有一条没有出口的路,但他们还是负重向前,活下去,或许本身就是一种哲学。 但纳斯焦娜选择了跳河,她已经难以负荷。 安德烈则选择继续隐匿,不知道他是否能记住?
评分有时候会想,如果纳斯焦娜稍稍存一点私心,先暂时不要孩子,或者把安德烈供出来,也许她就不用走向绝路了。但这根本不可能,安德烈是她的亲人,是她生活中唯一的欢乐,她宁愿死得是自己,也希望安德烈能够活下去。夫妻关系有别于血缘关系,即便是动物有血缘关系就会有天然的亲...
贫困与充盈的碰撞之后的反噬
评分《活着,可要记住》是前苏联作家拉斯普京1974发表的长篇小说,该书曾获得1997年“苏联国家奖金”。该书描述了纳斯焦娜悲惨的命运(丈夫在战争中出逃,她与丈夫相会期间怀孕,为了避免丈夫被发现,最终选择投河自尽),这部作品是当代俄罗斯文学中表现道德主题的代表作之一。
评分虽然安德烈是逃兵,但他在死亡面前,想到了与他相关的最重要的东西。他愿意躲躲藏藏吗,他愿意如此折磨他的妻子吗?还不是被逼的。丢失了四年的爱情,让人迷住了眼睛,让人失去了未来的方向,他妻子怀孕了,也就注定了最后悲剧的发生。如果没有战争,怎么会有这么心痛的一切。T_T
评分女人就是这样啊,拼尽一生倾的付出。向娜斯焦娜伟大的爱和坚强致敬。
评分贫困与充盈的碰撞之后的反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