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民国 李庄 学术史 近代 中国 城市 梁思成
发表于2025-05-28
发现李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发现李庄》讲述了:以翔实的资料、大量珍贵的图片,首次以图书的形式,全面介绍了“李庄”在抗战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人文景观。它不是一般地写一个地方,而是写一段历史,写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包括那些卓有学术贡献的学者、先生们;它是对中现当代学术史的一次追源溯流的追问和展示,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相当水准的史料价值。
岱峻(陈代俊),祖籍四川资阳,定居成都。1982年大学毕业,执业媒体,已退休。早年从事文学创作,20世纪末起转入民国学术研究,著有《发现李庄》《消失的学术城》《李济传》《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等。
很少有人读过这本书,非常庆幸自己有机会和岱俊老师吃了顿火锅,他还原了一幅民国学者们在抗战时期的真实图景,让我们看到这个民族曾经有过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气节。这些朴实故事是一部极其珍贵的史料,足以改变当代年轻人的人生轨迹,本书是极其优秀的语文课本。
评分李庄大概唯一一家还像样子的私营书店里,现在还只有这个第二版。同意传叔对第三版的评~~
评分扎扎实实地做学问吧
评分一邑中人文之盛,诗人辈出,先后相踵,知识分子到底才是一个国家的良心,也必然是理想主义者。所谓做学问,即不为蝇头小利,尔虞我诈,不为权柄乌纱两面三刀,当然也就不会在玩权弄术者面前低三下四,为分一杯羹趋炎附势、甘心为奴,而永远高张的是学术自由之帜。正如蔡元培所言,大学侧重于博大,而研究院侧重于精深,非专心向学问、能坐冷板凳之人不能称其职。 秦以前,李庄属僰侯国,至隋以后属南溪县,它是长江上游的水路驿站,长江第一古镇。千百年来的历史人文积淀,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面江流气候潮湿,正是当时的知识分子要寻找的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正因为此,李庄作为一个意象,李庄正是当时中国的书桌。
评分东有周庄西有李庄
文/吴情 说到中国有名的“村”,人们总是很自然地想到三个“村”,小岗村、华西村、中关村。虽都带有一个“村”字,但显然,由于历史原因,规模和地位并不相同。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百余来户农民签下生死状,开启了中国“文革”后对内改革的历史新篇章。华西村,...
评分1.原书2004年出版,先后两次印刷,因当时资料匮乏,本人知识浅陋,无论观点或史实皆有偏差,技术上更多谬误。此次再版,经岁月磨砺(有自我进步,经热心读者提携),错误无疑减少了; 2.限于当时的时势,编者删去了人物命运的最终交代,此次最后一章弥...
评分多么感怀的一幅图景;一群逃难于此的中国最优秀学者化作传说的一部分: “有一回,傅斯年说学乐殿有两块田的早谷子黄了,是他听麻雀说的。第二天,我们去学乐殿,果然看见有两块谷田,麻雀多得很。傅斯年抓年轻学人下棋: 不过借棋定神,心有别属。因而常常高举棋子而迟迟不落...
评分1.原书2004年出版,先后两次印刷,因当时资料匮乏,本人知识浅陋,无论观点或史实皆有偏差,技术上更多谬误。此次再版,经岁月磨砺(有自我进步,经热心读者提携),错误无疑减少了; 2.限于当时的时势,编者删去了人物命运的最终交代,此次最后一章弥...
评分书生误国,读书无用,书呆子……这些用在读书人身上的标签我们耳熟能详。确实,读圣贤之书并不能创造产值,也并不能对GDP增长贡献什么。但是读过《发现李庄》之后,所有这些都是显得这么的渺小,如此的不堪。 难以想象,在那样的岁月和年代,在那样的时局和时事之下,有...
发现李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