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剋襄
老傢鄰近鐵道,自幼便對搭火車去遠方懷抱無限憧憬。
一雙腳「凸」全颱灣,大城小鎮、深山野壑,好像沒有他不熟悉的地方。
擅長在尋常事物裡,邂逅迷人的風景,領會生命的況味。
旅行講座總是風靡全場,鐵道題材尤其令人引頸期待專書付梓。
創作半甲子,寫作不輟,題材多元,屢獲獎項。
詩、自然觀察、歷史探險、動物小說、野菜蔬果、小鎮旅行、登山指南、繪本……,著作超過四十本。
《11元的鐵道旅行》是他的第一本鐵道專著。
總是自得其樂,總是小題大作。
不論世界如何轉動,劉剋襄慣以簡單緩慢的節奏,邂逅地方景物。如此隨性,卻能在平凡俗事,發現迷人之處。
在喧嘩旅驛,他的視線穿越庸擾塵囂;在寂寞小站,讓荒涼孤獨靜靜包圍。除瞭鐵道迷追逐的硬紙票、號誌樓等,更愛牽扯無關鐵道的內容。比方,海線上挑扁擔的老人,他的扁擔是什麼植物做的?高雄車站前的公共汽車站,還有窗口如老鼠洞的售票亭嗎?
就是這些那些,難以述說的韆頭萬緒、微不足道的小景小物,讓心靈暫時齣走,讓旅程滿載而歸。鐵道不單是運輸工具,而是行旅重要的元素。
搭乘新的火車──高鐵,作者的視野不改獨傢。他說,搭高鐵就像觀看一部颱灣的生態紀錄片,九十分鐘的車程,活力與頹敗,文明又荒野的畫麵輪番上映。也可以盡情地「流動鳥目」,由北南下,二三韆公尺高山的雄峙嵱嵷,中低海拔淺山的嶙峋嵾嵯,在眼前逐一聳立而過。那興味,唯有搭高鐵,纔得以盡情感受。
風物特產、鐵路便當,作者更是當寶似地翔實研究,那股熱情,彷彿永遠十七歲,還在情竇初開。
這迴配備依然多元,文字爬梳、車站地圖、風物素描、行旅攝影。透過劉剋襄的文字與圖片,我們彷彿第一次搭火車,遇見另一個迷人的颱灣。
发表于 2011.5.17 《东方早报》B03文化.读书 台湾自由行不久将对大陆游客开放,刚刚出版的《11元的铁道旅行》是一本旅行随笔记,但书中翔实的旅游介绍和线路安排,让很多向往环岛游的大陆读者,也可把这本书当作旅行手册。 作者刘克襄在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
評分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曾经我也是位资深驴友,但现在的我,已经彻底成了资深宅男。所以常常读一些驴者的书,在纸上过过旅行瘾。 旅行书是书市上一种独特的存在,不会成为热门读物,却是不可忽视的一种类型。也很少受潮流和事件的影响,基本上是常规出版流程。近期...
評分http://www.bundpic.com/2011/06/14957.shtml 文/韩见 标签:专访台湾作家刘克襄 绿皮火车是大陆人对铁道的最早记忆,它油漆斑驳、拥挤不堪、气味难闻,然而连接着美好而未知的远方。在台湾,也有一种类似的旧式火车,开得很慢、不时停靠、没有空调、车窗可以打开,但是车皮...
評分旅行和旅游是两个概念,一个体验,一个享受。 这些年也去过不少地方,大都是城市,很少去看村落、山水。倒不像游客似的大吃大喝大买,而是背着书包走街串巷,见识当地独特的人文。暂且算是个伪背包客吧。 我喜欢某天突然就去到某个想去的地方,见想见的朋友,感受他们生活的城...
評分旅行书近年火的不行,书店、书架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可惜的是,华而不实的太多。 先说内容,几乎每一本书都在试图做一件事,把世界各地一次性介绍给读者,功利之心跃然纸上。出版机构该想到的都想到了,就是没有从旅行者的角度去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去旅行...
很有意思的旅遊方式,不過以後這種旅行越來越少瞭
评分一本從頭到尾都非常精緻的書,其實一直想說旅行和旅遊是兩個概念,一個體驗,一個享受。 拋卻一切去嚮遠方的旅途,它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就是內心的平和。那種淡然、慵懶、舒適的心境是喧囂都市不可能有的,是心靈的奢侈品。
评分切入點很獨特 鐵道迷一定要看 纔知道我們錯過瞭哪些風景
评分不論世界如何轉動,劉剋襄慣以簡單緩慢的節奏,邂逅地方景物。如此隨性,卻能在平凡俗事,發現迷人之處。
评分什麼時候大陸的鐵路便當能好吃點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