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牧(1940年9月6日-2020年3月13日),本名王靖獻,颱灣花蓮縣人,颱灣著名詩人及散文作傢。早期的楊牧深受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經過留美生活的洗禮,詩作開始關注社會現實。楊牧三十二歲以前的筆名為葉珊,三十二歲之後,更改筆名為楊牧,可以看作是純粹的浪漫情懷與兼含人文關懷的分水嶺。詩作曾被譯為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瑞典文、荷蘭文等。曾任馬薩諸塞大學及華盛頓大學助理教授、颱灣東華大學文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曾獲颱灣詩宗奬(1971)、吳三連文藝奬(1990)、紐曼華語文學奬(2013)等重要奬項。
此書原題《給青年詩人的信》,是楊牧對詩歌思考的整體展現。全書結構采用書信體,共十八封信,每封信圍繞詩歌的一個主題,比如詩人的抱負、大自然、記憶等等,可以說涵蓋瞭一首詩得以完成的諸多重要方麵。從目錄中能夠看齣這些論題“平易近人”。書稿的文風質樸中透著典雅,思想仿佛隨著文字自然流淌齣來,極具可讀性。
作者始终自认为是一个诗人,然而散文读起来比他的诗感觉好多了。他的不说是大多数诗也有不少诗换行断句突兀,搞得气韵不通。相比较之下,果然是诗人写的文章,音韵跌宕,绵延流转,这本书读起来感觉好很多。 他在书里提到社会参与的问题,然而感觉他几乎最著名的诗“有人问我…...
評分在文学的甬道里,青年人失去火把,胸腔开始变凉,唯有自我壮胆,深深走向恐惧。 不知道还有哪种柔情的师长如杨牧,鼓勇青年抱持最初的梦想前行。这册书很薄,而且单向,只有杨牧的回信,没有青年的部分,但已经可以想见,一个稚嫩的,刚起步的后生,是怀着怎样的不指望写信给这...
評分作者始终自认为是一个诗人,然而散文读起来比他的诗感觉好多了。他的不说是大多数诗也有不少诗换行断句突兀,搞得气韵不通。相比较之下,果然是诗人写的文章,音韵跌宕,绵延流转,这本书读起来感觉好很多。 他在书里提到社会参与的问题,然而感觉他几乎最著名的诗“有人问我…...
評分作者始终自认为是一个诗人,然而散文读起来比他的诗感觉好多了。他的不说是大多数诗也有不少诗换行断句突兀,搞得气韵不通。相比较之下,果然是诗人写的文章,音韵跌宕,绵延流转,这本书读起来感觉好很多。 他在书里提到社会参与的问题,然而感觉他几乎最著名的诗“有人问我…...
評分作者始终自认为是一个诗人,然而散文读起来比他的诗感觉好多了。他的不说是大多数诗也有不少诗换行断句突兀,搞得气韵不通。相比较之下,果然是诗人写的文章,音韵跌宕,绵延流转,这本书读起来感觉好很多。 他在书里提到社会参与的问题,然而感觉他几乎最著名的诗“有人问我…...
愛看
评分楊牧先生真的太好瞭,希望更多的人讀到。這本書簡和裏爾剋《給青年詩人的信》都是我一再重讀的書。在他們書寫和談話的姿態中我能獲得唯一且絕對的自由。
评分格局之小,令人乍舌。
评分格局之小,令人乍舌。
评分愛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