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卡尔•齐默(Carl Zimmer)
卡尔•齐默,《纽约时报》《自然史杂志》等专栏作家,耶鲁大学荣誉教授,著有进化生物教材和14本科普读物。1994 年获埃弗里特•克拉克科学新闻奖,1997 年获美国生物科学学会媒体奖,2016年获得进化生物学学会颁发的古尔德奖,2019年获美国国家科学院传播奖。《纽约杂志》称他“可能是令全美尊敬的科普记者”。据他所知,世界上只有他的名字被同时用在了寄生虫和小行星上。
作者官方网站:https://carlzimmer.com/
译者简介:
姚向辉,人送外号BY叔,青年译者,译作有《血疫 : 埃博拉的故事》《血殇 : 埃博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生命,宇宙以及一切》《教父》《漫长的告别》等。
想象一个世界,在那里寄生虫控制宿主的思想,万劫不复。
想象一个世界,寄生虫是化学战和伪装的大师,用宿主的身体伪装自己。
想象一个世界,在那里寄生虫引导进化,那里的大多数物种都是寄生虫。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
从哥斯达黎加潮湿的丛林到苏丹南部恶臭的寄生虫避风港,齐默生动地展现了寄生虫如何改变 DNA、重新连接大脑、让男人更加不信任、让女人更加外向,以及将宿主变成活死人。
这本详尽而优雅的书将寄生虫带入了公开的环境,并揭示了它们可以教给我们的关于宇宙中最基本的生存策略的知识。
翻开这本书,了解地球头号掠食者,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在自然界、物竞天择是所有生物不断进化和蜕变的重要原则,在长期地不断繁衍和发展中,它们在各种竞争过程中共同构成了整个大自然食物链体系。无论具备多大的体型、多么凶猛的它们终究都会遇到属于自己的天敌。众所周知,鲸是这个世界上体型最为庞大的动物,但就是这样一个不可...
评分韩国高分电影《寄生虫》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现代都市里的穷人金基宇一家像寄生虫一样住在地下室。一次偶然的机会,金基宇成功获得了给富家千金担当英语家教的机会,后又通过种种伎俩,把一家四口全部安插到富人家工作,成为寄生在富有家庭深处的“寄生虫”。殊不知,在富人...
评分小时候,我读过一个让人害怕的寄生虫故事。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孩子小的时候,母亲去世了,父亲忙于生计,孩子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有一天,他在水边吃到了生的蚌,填饱了肚子。自那以后,他饿了就自己到水边弄吃的,但他的精神变得越来越不好了。有一天,父亲发现他做错了一件事...
评分如果我们生存的地方被寄生虫统治该怎么办?如果寄生虫逐渐侵蚀人类大脑意志,我们该如何反抗?如果未来进化被寄生虫引导,人类将何去何从?寄生虫于我们而言既陌生又熟悉,它的身体或大或小,却能站在大自然食物链的顶端傲视一切,为什么我们无法彻底消灭寄生虫,难道只是为了...
评分韩国高分电影《寄生虫》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现代都市里的穷人金基宇一家像寄生虫一样住在地下室。一次偶然的机会,金基宇成功获得了给富家千金担当英语家教的机会,后又通过种种伎俩,把一家四口全部安插到富人家工作,成为寄生在富有家庭深处的“寄生虫”。殊不知,在富人...
整个读的过程就是反复感受:好恶心,好有趣,好恶心,好有趣……
评分大开眼界 !关于为什么需要性,产生性:有性繁殖,基因多样化,生存;为防虫虱,清洁身体,群体接触,类于爱抚。
评分受益匪浅! 无论寄生生物通过改造宿主让自己生活得多么舒适,它迟早要离开。有些寄生生物前往生命周期中的下一个宿主,另一些则会进入成年阶段进行自生生活,在大多数情况下,寄生生物会小心翼翼地安排好它的退场。对大多数寄生生物来说,让宿主继续过正常的生活就意味着自己的死亡。 和昆虫一样,脊椎动物也会想方设法地避开寄生虫。牛粪会给它周围的草施肥,让草长得茂盛而高大,但牛通常会避而远之。牛之所以避而远之,是因为牛粪中往往携带着肺线虫等寄生虫的虫卵,孵化出来的寄生虫会爬上附近的草叶,希望被牛吃下去。燕子每年会回巢重新住下,但假如它发现旧巢滋生了蠕虫、跳蚤或其他寄生虫,就会去建造一个新巢。猫头鹰有时会捕捉盲蛇,但不会撕碎盲蛇来喂雏鸟,而是把它们扔进鸟巢。盲蛇会充当女仆,钻进鸟巢的各个角落,吃它们发现的寄生虫。
评分广义的寄生虫不仅仅指虫子,还有植物、病毒和细菌。相比人类区区几百万年的历史,寄生虫才是我们的大前辈。在进化史上“因为偶然进入宿主体内结果发现比自己直接觅食效率更高所以进化出了寄生虫”的观点新奇;但是不记得为什么寄生虫要以如此迥异的形态在不同宿主间传播。可能是我看得太不认真了吧。寄生虫促进有性生殖;贫血症的DNA是应对寄生虫的保险举措(想起了《病者生存》);寄生虫分泌的化学物质可用于生物防治和医学药物的研究;乃至于人类本身就像地球的寄生虫。每次看得这种优秀的科普,都让我觉得有种好书殊途同归的感觉——跳出狭隘的视野,从生命乃至宇宙的角度去观察人类;再以博大的胸怀,充满人文关怀地返回人类视角。宏大而博爱。最后,封面设计是跟作者有仇吗?一股子三流科幻小说的感觉,差点把我劝退……
评分中文版是2022年的新书,但在国外其实是2000年出版的,我本来还奇怪,难道是这个门类研究的人太少,为啥信息资料等多是九几年的。再有,我不确定这书能不能当成科普书,他没有明确的信息出处,多数是和相关专家咨询来的信息。但还是有几个点很吸引我,一是寄生虫可以改变宿主生理功能甚至行为方式,二是曾想要针对寄生虫研发疫苗,三是利用寄生虫进行生物防治以代替化学农药的使用,四是寄生虫可作为环境指示剂,不是常规以为的糟糕的公共卫生指示,而是物种灭绝指示,观点还挺特别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