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克鲁格曼,2008年独享诺贝尔经济学奖。 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全球化坚定而又机智的捍卫者,继弗里德曼和加尔布雷斯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在美国经济一片大好之时,警告大众注意房价泡沫和经济衰退,被英国《金融时报》誉为“口号和辩论”、“数据和模型”的大师。
但凡思考过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问题的经济学家,大都认为那是一场无妄之灾,而不是无法避免的悲剧。他们认为,假如当年赫伯特•胡佛没有在经济萧条迫在眉睫时还试图保持预算平衡,假如当年美联储没有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来维护金本位,假如当年政府官员迅速向境况不妙的银行注资,以平复1930~1931年间蔓延开来的银行恐慌,那么1929年的股市崩溃将只会引发一场普普通通的、很快被人遗忘的经济衰退。他们还认为,经济学家和决策者已经汲取了教训。真的是这样吗?
1929年股市大崩盘,拉开20世纪大萧条序幕;1982年债务危机,第三世界国家遭遇危机后的萧条;1991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至今仍在萧条中徘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诸多经济体深陷衰退;2007年美国次贷风波愈演愈烈,经济萧条再度袭来;在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前夕,克鲁格曼再次预言,21世纪严重经济衰退无法避免,世界或将遭遇“失去的十年”。
经济萧条从未远离我们,萧条经济学重返历史舞台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颅内真空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首先,这是我们书评栏目的第一本英文书;其次,这是我大学毕业以后读的第一本经济/金融领域书籍,标志着本人风花雪月的前半生正式结束了。 作为一位诺贝尔奖经济学得主、全美排名第一的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的文笔令每个文字...
评分日前,在全球银行市值排行榜上,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排名前三;同时A/H股溢价也分别为27%,18%,47%。而且1月份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继续保持双降,资产质量未发生明显下滑。看起来中国的银行业是保护中国免受危机的绝缘层,有没有可能也成为一个引爆中...
评分陈平表哥的推荐,重读了这本十五年前已阅的经典,才越发觉其珍贵。但同时推崇哈耶克和Krugman是否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好在还有辩证法可以安慰自己。 首先,经济学确实不像一门科学,谓之“社会经济学”可能更贴切。借用豆瓣书友veritas qin所言,她是一门很奇怪的游...
评分这本书比《现在终结萧条》好看多了,或许这本书是通过各次金融危机介绍萧条经济学应该回归,讲故事有意思;也或许是在当年,克鲁格曼还不是那么固执的凯恩斯主义者,他至少会在各种措施、各种思路中思考,而不是之后对凯恩斯主义偏执的相信,以至于认为丝毫不需要解释。...
评分读《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一些作者观点 1. 亚洲国家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生产效率,或者资本使用效率并没有提高,甚至降低了,这有可能是政府过度干预资本分配,在后期出现的边际效益递减。政府权利同时滋生腐败,增强资本使用无效性。 2. 2%的适度通胀有可...
可读性很强。但是新东西比较少,不过脉络很清晰。
评分本书回忆了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多次衰退,尤其是90年代初期的拉美经济危机(新兴国家的经济危机)和90年代的日本经济危机(陷入流动性陷阱)。借此阐述此次的经济危机不但不有别于以往,反而是一场全球性的大衰退。
评分今年读到的经济著作当中写的做好的一本,没有之一。
评分我这个门外汉看完后觉得汇率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命门。 谈论的是经济学,但本质也许是哲学 心理学 社会学等。
评分今年读到的经济著作当中写的做好的一本,没有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