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弗里德里希·基特勒是德国媒体理论家,也是德国“媒体研究/科学(Medienwissenschaft) ”学科的奠基人。他原本是从事文学研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弗莱堡大学读书及任教。后来他到波鸿以及洪堡大学任教,研究也由文学研究转向媒体研究,编辑了阿兰?6?4图灵(Alan Turing)的论文集,并同时开拓了学界所言的德国媒体理论(German media theory)
本书是德国著名媒体哲学家、洪堡大学教授克特勒对媒体哲学的见解和思考。“夜”的隐喻形容此刻的状态,指出一个历史时刻, 它(状态)使所有的历史都关闭,也就是说可展示的(Vorstellbare)终结了。“不再展示的,发生了,因为没有东西展示的地方,数据处理正在进行”。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可读性依篇次降低。后面两篇 emm 。。作者用他的技术知识将读者击垮。
评分仅仅前3页,繁简体混杂,病句不断,标点错字连篇。书名基特勒,内文奇特勒和Kittler并用。德里达,德理达,德里達傻傻分不清楚。150页的小书定价58元?给两星都算多了。
评分校对太迷了 不出三页已经出现Kittler和奇特勒并存、德里达和德里達齐飞、谨慎误作仅慎等情况
评分真心烧脑。 第一篇:1989(数字化处理),1945(媒介和传感器构成的模拟技术),1806(人类—哲学深渊),1295(神的字母表)四个节点。 “我们将用不着去思考,人类在最近几百年里称为思考的那些东西根本就不是思考,而是控制技术和数据处理。你们要想的是,你们什么都想不了。” 第二篇:关于主体,关于官僚化。 “教育官僚”(“教师群体的官僚化”)概念有意思。 后两篇理工知识更多(信息技术、计算机等等),暂时放弃了。 还是先读《留声机 电影 打字机》。
评分好家伙,我以为只有我看不懂,来到豆瓣一看,作者觉得烧脑,编辑也看不懂……这个定价有些太贵了,确实是基特勒的重要论文,但是这么薄这么小,定价5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