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南京 历史 叶兆言 城市史 文化史 城市 中国历史、地理、人文、社科相关 厚重、历史感、大笔触
发表于2025-04-22
南京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作为一位公认的文章大家,叶兆言对他写了四十年的南京有着独特理解。
南京为他提供了一个讲述中国历史的平台,它不断被破坏、被伤害,又不断重生、发展;它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点上都浓墨重彩,又以失意者退场;它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历史的沧桑。
在这部集其四十年写作大成的《南京传》中,叶兆言以史为纲爬梳剔抉南京历史:从公元211年孙权迁治秣陵,到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历经东吴霸业、六朝金粉、南唐偏安、明清隆替、民国风云,南京如何一步步走来?秣陵、建业、石头城、建康,南京的古名称有何历史意义?从竹篱笆到明城墙,城市建制怎样演变?孙权、萧衍、李白、颜真卿、李煜、王安石、辛弃疾、朱元璋、朱棣、利玛窦、张之洞、孙中山,这些人物在南京留下怎样不朽的传奇?……
叶兆言南京人立南京传,文学家亦史学家,“透过南京这扇窗户看中国历史”,抽丝剥茧、细细道来。在这里,南京不仅是一个叙事空间,更是一个极目远方的平台,而《南京传》,也可以看作是一部以南京为基点的中国史。
叶兆言,1957年出生,南京人。1974年高中毕业,进工厂当过四年钳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80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八卷本《叶兆言中篇小说系列》,三卷本《叶兆言短篇小说编年》,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多么顽固》《很久以来》《刻骨铭心》,散文集《流浪之夜》《旧影秦淮》《叶兆言散文》《杂花生树》《陈年旧事》等。《南京传》为叶兆言2019年最新作品。
职场最开始的几年曾经在南京生活过,最大的感受就是南京真的是一座充满了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城市,到处都是名胜古迹,到处都充满人文的气息。这本书通览了从东吴到民国的南京的历史,六朝古都,帝王之气,可惜都是短命的王朝,也许因为偏安一隅的地理位置,也许太过美好的文化生活让人失去斗志, 总之充满了悲凉的气氛,王朝的更新战火的弥漫苦的都是人民,但是每一次在一片荒芜上南京总能顽强起立,开始下一段辉煌,致敬。
评分南京,南中国最重要的城市,没有之一。什么时候有人写本北京传?
评分通俗读物
评分通俗读物
评分很棒。生活在南京,却没好好了解过这个城市的历史。城市传记类书籍,虽然用了大量史料记载,但是一点都不枯燥无趣,是一个和我生活中、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南京。看到很多熟悉的地名,都会会心一笑。凭心而论,南京真的是一个拥有最多苦痛和伤痕的城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普通老百姓不在乎你几朝古都,是不是首府,和平就好,但在彼此厮杀、血雨腥风的年代,这是奢望。南京的位置,注定了它是极重必被争夺的城市。金陵王气,却都是短命朝代,带给百姓的只有无尽的苦难,无论谁进城,都是百姓遭殃。这里的帝王,活在江南好天气里,这么美好富足的地方,自然是不思开拓。但乱世之中,岂容你卧榻之侧,酣眠不醒。南唐李煜,天生双瞳,一江才情在亡国后转身,“梦里不知身是客”,不知你在汴京曾多少次回想秦淮河畔的那些春水,可曾有那么几霎那晃神。
文/种雪 于我,南京是一个拥有美好的地方。我父母的“蜜月”就是在南京度过的,但是在1980年,我不确定他们知道不知道“蜜月”一词的意思;最近的一段记忆是去年在南京工作了八个月,见了一些人、做了一些事、写了一些文字。在玄武湖边行走、古城墙下拍三月樱花,在南博流连再...
评分不是南京人,但南京是我向往的一座古城,曾领略过西安作为唐城的繁荣,“十三朝古都”让我回想满满;钦佩着河南各市(洛阳、开封、商丘)曾多次作为历史古都的文明被后代所考察,深深感慨历史留下的印迹,如今遇到南京,一直具有“六朝古都”之称的这样一个城市,幸有叶兆言先...
评分这本书说是南京传记,倒真是把南京当成一个人物来描写,仿佛是一个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的伟大人物,这里的大起大落均是指 南京作为古都的历史,俗话说,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全篇也围绕着南京的帝王之气展开叙述。 相比于其他专门记录南京的书籍,叶兆言先生的这本书语言风...
评分“新鲜有趣、适宜闲读”。这哪里只是一本单纯的城市传记?这分明还是一本值得雅俗共赏的历史作品。 原因很简单,《南京传》是由一位文学家写成的,还是一位早早通过媒体就表达过心声的文学家。“没有一座城市能够孤立地发展和成长,南京实在是很特别的城市”;“南京曾经历太多...
评分不是南京人,但南京是我向往的一座古城,曾领略过西安作为唐城的繁荣,“十三朝古都”让我回想满满;钦佩着河南各市(洛阳、开封、商丘)曾多次作为历史古都的文明被后代所考察,深深感慨历史留下的印迹,如今遇到南京,一直具有“六朝古都”之称的这样一个城市,幸有叶兆言先...
南京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