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1910年生人。15岁投身第一次大革命的洪流,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国上将。他是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的创建者;我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登陆作战的前线司令员;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总指挥。“文革”中被关押五年,复出后因抵制“文革”错误第二次被打倒。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两弹一星事业的领军人物。官至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他的座右铭是:“勿逐名利自蒙耻,要辨真伪羞奴颜!”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浑身带刺!”邓小平说他:“有两个人惹不起,你张爱萍,就是一个!”我评价他是:“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1987年隐退。他自己说:“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周围的人称他:“仙风道骨!”2003年7月5日去世,享年93岁。
《从战争中走来》是想给父亲的书。作者说:我能天天和父亲在一起了。就像两个匆忙赶路的人,放下一切烦忧琐事,静静地回顾走过的旅程。在那些温馨的清晨和黄昏,我们坐在什刹海边那所居住了近40年的四合院里,听他一点一滴地回溯往事。父亲款款而谈,我间或提问,他时而激动,时而感伤。他的经历和情感,拍打着我的心灵,冲刷着我的思绪,我沉浸在不可名状的感动之中。不知不觉间,我为父亲录下了满满一箱磁带。
刘小枫:君子将军——读《从战争中走来》 原载:《中国图书评论》 《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 张胜,中国青年出版社 读史书,每每为将军的命运感叹万千战功愈显赫,愈是难得善终,蒙恬韩信如此,周亚夫岳飞如此⋯ ⋯这份名单还可以拉得很长。为何将军们的...
评分初识标题,以为是革命前辈的战争回忆录。再看副标题“两代军人的对话”,又让人误以为是对话集。读完全书,不禁为张胜精巧的谋篇叫绝:以张爱萍将军的回忆为线索,穿插了大量相关人员——也包括张胜作为儿子的回忆。时空不断穿梭变换,时间的一头从1935年张爱萍事业起家顺...
评分这是一部完全超出我预期的书。在读之前,我甚至对内容一无所知。读的过程手难释卷,因为文章清晰的结构,作者流畅的文笔,更因为张将军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张爱萍并不是街知巷闻的名字,但他是江上青的老战友,彭雪枫的老搭档,在上海做过地下党,参加过万里长征,打过日本...
评分缺点是没有点名,如果不熟悉那段历史,里面的几段隐晦的历史情节还真不好猜。 不过书中的知识性错误也不少,如: 元始天尊的典故:又是盘古,又是阐教,完全成了乡野杂谈 弗洛伊德的需要理论:应为马斯洛
评分初识标题,以为是革命前辈的战争回忆录。再看副标题“两代军人的对话”,又让人误以为是对话集。读完全书,不禁为张胜精巧的谋篇叫绝:以张爱萍将军的回忆为线索,穿插了大量相关人员——也包括张胜作为儿子的回忆。时空不断穿梭变换,时间的一头从1935年张爱萍事业起家顺...
很真实,有启发。
评分感谢两代军人,刚正不阿,留下了最真诚的党史
评分一个人跟久了也就信了,一条路走多了也就认了
评分很不错的人物传记,写自己父亲的一生,虽然带有感情色彩,但写的还是比较客观全面,勾勒了一个耿直、有信仰的共产党人形象。从张将军的一生,也能得到很多高层的信息,历史书中光鲜的一面后面其实也有不堪的一面。
评分从长征到建国,从文革到两弹。从两弹到国防工业。他是一位卓越的领导者。他不是专家,但他是整个团队的重要角色。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