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与邻居

敌人与邻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伊恩·布莱克(Ian Black)

现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东中心资深客座研究员。1980—2016年,布莱克供职于《卫报》(The Guardian),任中东通讯记者,中东版、欧洲版、外交版编辑,国际政要新闻主笔。

布莱克拥有剑桥大学历史与社会政治科学硕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政治学博士学位,精通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在置身中东冲突现场的36年里,他见证了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海湾战争、《奥斯陆协议》等重大历史事件,致力于以记者的身份,借助媒体的力量促进和平。2010年,他因此获得国际新闻广播协会的表彰。

此外,他还以历史和政治学学者的视野,反思他长期往来于中东北非地区的见闻,除这部里程碑式的《敌人与邻居: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1917—2017》外,他还著有《犹太复国主义与阿拉伯人:1936—1939》、《以色列的秘密战争》(合著)等书。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英]伊恩·布莱克
出品人:新思文化
页数:688
译者:王利莘
出版时间:2019-9
价格:10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1706635
丛书系列:开放历史
图书标签:
  • 中东 
  • 历史 
  • 阿拉伯 
  • 以色列 
  • 犹太 
  • 政治 
  • 近代史 
  • 世界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巴勒斯坦的这片土地,是犹太人经卷上所指的应许之地,也是许多阿拉伯人世世代代的居所。1917年,奥斯曼帝国落败,结束在这里4个世纪的统治;英国外交大臣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这片土地上建立民族家园。一个世纪的撕扯与动荡就此开启。

分歧从一开始就难以调和。从19世纪末首批犹太定居点的建立、20世纪30年代的阿拉伯起义,到以色列在1948年的建国、1967年的六日战争,再到1993年的《奥斯陆协议》,以及2002年以来修建的隔离墙……对于同样的事件,双方说法截然不同。犹太复国主义者眼中的公正和胜利,对巴勒斯坦人来说则是不公、失败、流亡和羞辱。

对于这片土地上两个民族百年难解的纷争,记者兼历史学家伊恩·布莱克意识到,只能通过关注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历史以及彼此来理解。于是,他借助文献资料、解密档案、口述历史,还有他自己的现场报道,寻求真相和对话。他留意历史的变迁、国家间的斡旋和博弈,因为那是冲突的肇因和驱动力;他更在意被卷入这百年动荡的普通人的生活,因为冲突的撕裂,他们在日常感受得至为真切。

一百年来,缓和的机会一再错失,促使这两个民族和平、自由、公平地作为邻居而不是敌人相处的协议从未达成。如今,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场冲突即将落幕,而理解,是面向未来的开始。

---------------------

1. 一片土地上两个民族的百年纷争,讲清最棘手地区冲突的来龙去脉

巴以冲突可以说是最棘手的地区纷争,牵动全球,却似乎始终无解。1917年英国政府《贝尔福宣言》发表已过去一个世纪,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场冲突即将落幕,所以理解它比以往更加重要。

《敌人与邻居》从奥斯曼帝国末期,首批犹太复国主义者来到巴勒斯坦地区说起,一直讲到奥巴马卸任美国总统的2017年,从头梳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这片土地的百年纠缠,透视地缘、国家格局的变化。

2. 以资深记者的切身观察、学者的挖掘反思,公正呈现历史全貌

作者伊恩·布莱克是《卫报》资深记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政治学博士、资深研究员。他精通阿拉伯语、希伯来语,置身中东冲突现场36年,长期往来于中东北非地区。在新作《敌人与邻居》里,他依托解密档案、文献资料、口述历史、现场报道,既用政治和历史学者的视野,勾勒大国博弈下的上层决策过程,又以现场报道的视角,还描绘普通阿拉伯人、犹太人在冲突撕扯下的想法和生活。

3. 平衡呈现冲突双方观点,获得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学者的共同认可

《贝尔福宣言》、《皮尔报告》、以色列建国、六天战争、联合国决议……百年历史上的所有大事,在冲突双方那里都有完全不同的解释。一方口中的英雄是另一方眼里的罪人;一方眼中的公正和胜利,对另一方来说则意味着不公、失败、流亡和羞辱。

巴以双方各说各话,对话难以展开。《敌人与邻居》平衡呈现双方的观点,讲述客观事实,在截然不同的说法之间找到了中间立场,获得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学者的认可,让人看到,双方或许有希望基于共同认可历史展开对话。

4. 研究巴以冲突的里程碑式作品,赞誉奖项众多

因为分歧难以弥合,所以书写巴勒斯坦问题历史的作品往往侧重于其中一方的视角。《敌人与邻居》以其公正平衡获得巴以双方学者的认可,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著作,也因此获得众多奖项赞誉。在《贝尔福宣言》发表一百周年的2017年,《金融时报》《经济学人》《星期日泰晤士报》《卫报》等众多主流媒体都将《敌人与邻居》列为年度好书。它的细腻、平衡、客观获得前英国驻联合国大使格林斯托克、著有《奥斯曼帝国的衰亡》的学者尤金·罗根、作家塞巴斯蒂安·福克斯等等的一致认可。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书中记录双方力量的消长,官员的变迁,思维的变化,暴力的攀升。使得整本书像是一本关于仇恨的账本。 关于仇恨为何瞬间激化的篇章较少,但能让人瞥见其中少许缘由。 很显然的,仇恨是民族、宗教对抗的衍生物和工具。这在奥斯曼帝国的末期就体现了,伊斯兰世界不会容许原住民回...  

评分

自1917年开始,巴以冲突已经持续一百多年了。从英国政府发表《贝尔福宣言》,到1937年英国立场转变。从英国委任统治,到联合国分治方案,从以色列建国,到巴勒斯坦拒不承认,从五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联手绞杀以色列,到巴以双方长期对峙,从戴维营和谈,到《奥斯陆协议》,...  

评分

能够明显感受到历史学出身的记者与文学类专业出身记者叙事风格的不同。 全书26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是时间段限,没有夺目的标题,而是平实地把那个时间段内发生的故事一一还原。巴以双方的学者、记者的信源均有使用,做到了公平公允。作为一个英国人,作者对于英国委任统治时期的...  

评分

书中记录双方力量的消长,官员的变迁,思维的变化,暴力的攀升。使得整本书像是一本关于仇恨的账本。 关于仇恨为何瞬间激化的篇章较少,但能让人瞥见其中少许缘由。 很显然的,仇恨是民族、宗教对抗的衍生物和工具。这在奥斯曼帝国的末期就体现了,伊斯兰世界不会容许原住民回...  

评分

犹太人认为这片土地是上帝赐予之地,也是他们曾经的故土,现在他们要集体回到故土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免受流离之苦。在面对有人民却“无主”的巴勒斯坦,他们有组织的移民到此,希望悄无声息的成为大多数。直到现居者忍无可忍,双方的暗斗变为1948年的战争。而犹太人利用绝对...

用户评价

评分

1967年巴勒斯坦作家哈利勒的女儿萨卡基亚拜访了以方占领区内的旧宅,“我们试图解释,过去这是我们的房子,1948年以前一直住在这里,这是我们19年来第一次看到它。(新主人)老太太显然感动了,但她立刻开始跟我们诉说她在波兰也失去了一所房子,好像我们个人或阿拉伯人普遍应该为此负责一样。” 要说慷他人之概给今日世界摆下烂摊子的本事,大阴帝国当仁不让(“一个国家庄严地对另一个国家许以第三个国家的国土”)。

评分

讲巴以历史的一本新书,优点在于跨度很长,叙事全面,从1917到2017,细节也丰富,但是感觉有些琐碎、洞见不足。

评分

相比于那本自我夸耀而评分极高的《犹太人:一个民族的重生》,这才是百年来巴以关系客观中立的叙述。虽然内容不免庞杂而细碎,但是书写足够全面,评说也很中肯。一个民族的理想,要建立在对另一个民族家园的蚕食之上,苦难一开始就是注定的。以色列的国家恐怖主义有着崇高的理由,巴勒斯坦的暴行似乎只是本能反应。具体到个体层面,鲜活生命的消失总是使人哀哭与愤怒,可上升至集体与民族,人类就丧失了共情能力,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表面上文明、宗教、民族的冲突,根源于人性的缺陷。

评分

欢庆犹太人被掳归回、圣经预言成就的时候,另一方的声音被淹没了。青铜时代的契约不能掩盖这个过程中的不义。伊恩·布莱克的公正,不是把双方的苦难放在天平上称,自己去论断谁是谁非,而是让两边的人,从高层到平民,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完全对立的叙事开始对话。 这本书梳理巴以纷争百年发展史的同时,注重两边个体的视角,很多细节让人动容。以色列建国的时候,许多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走的时候有的悉心保护自己的家具,有的盘子还在桌上,孩子的玩具散落在地上,以为战乱结束会像洪水退去,他们还能回到原来的家,但没想到再也不能回去。多年以后有人敲开老房子的门,发现新住户是来自东欧的犹太人。背负苦难的新住户不能理解旧住户的苦难,旧主人只能离去。双方都有理据,都有苦难,都有不义,冲突的无解不仅在外交层面上,也在个体层面上。

评分

对“巴以冲突” 的一次全面、具体而又客观中立的名词诠释。书中涉及的内容虽然在巴以作家们虚构亦或同虚构无异的鸡汤畅销作中也有片面的表现,但如此详尽如此真实如此具有临场感的历史书写还是中文界第一次引进,算是填补了一个空白,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