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2004年12月28日病逝于纽约。
读桑塔格缘于好友的力荐,《同时》购入已近很久,直到最近才开始读,果然在黄灿然先生的笔下,桑塔格的犀利笔触和智慧跃然纸上,令我为之叹服。 Susan Sontag is acclaimed as "the conscience of the American Public" due to her acute criticism and unbiased jud...
评分苏珊•桑塔格与中国的联系,到目前为止,大约只在于两个事实,一是她的父母上世纪20、30年代在中国的北方从事皮草生意,二是被常年错看成《城市画报》副总编辑桑格格的化身而引起惊诧。除此之外,出于对“小众精英知识分子”的追求,以及出版商的蛊惑,桑塔格的著作,比如《...
评分1926年,一个叫里尔克的奥地利人就要死了。对于死亡,他想过很多,也写过一些。和他同样用德语写作的海涅这样说死:死亡是凉爽的夜晚。里尔克生得晚了,他放弃了使用更坚硬直接语句的权利,他隐约地将生命描绘为演出,而死亡则是演出赞助商,以痛楚的天赐权力终结生命,或者替...
评分写作时只用想象的眼睛盯着后代。 美是理想化的历史的一部分,而理想化的历史本身又是安慰的历史的一部分。 从一生深刻而漫长地接触美学所获得的智慧,是不能被任何其他种类的严肃性所复制的。 认同心目中的的这样一个时代,它具有内省的能量、热情地求知、自我牺牲的准则...
评分“让我们从风险开始。被惩罚的风险。被孤立的风险。被打伤或杀死的风险。被鄙视的风险。 我们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应征士兵。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打乱队形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会招惹有着不同效忠理念的被冒犯的大多数人的不满、谴责、暴力。我们都是在公正、和平、和解等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