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既说了 雕塑在中国自古被视为雕虫小技然而实乃最古之艺术,那为什么不再说说,雕塑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为何古代重书法而轻雕塑? 并且此文是在东北大学上课的讲稿,那么为什么不说一说,对于建筑系的学生来说,学习雕塑史的意义是什么? 此外,很快就进入细节,非常细节。比...
评分又是一本书架上放了好久的书,终于在最近一阵对中国佛教雕塑的兴趣起来后,把他看完了。 本书篇幅不长,却贯穿上古至元明清,虽很多篇章因实物的匮乏,只使用了古籍中所记载的文字来作为例证,但让我重温了中国的诸多历史典籍。比如上古篇中,有“黄帝采首山之铜”等,因为不知...
评分本书不能算史,因为是后人根据梁先生的讲义,配图编辑而成,而梁老师本身由于种种原因, 也没有真正的开讲这门课.但对于我等门外汉还是一本好书. 首先,原来中国的文化在汉以后就受印度和希腊文明的影响了,所以五千年的文明不光是中华民族的. 原来好东西,有艺术价值的东西都...
评分文字:梁思成 注解:傅熹年、陈明达 配图:林洙 这本书压在书柜已许久,近来萌生读意,便翻出来,撕了薄膜,翻开扉页,上书写到“字数:34千字”,我想一下,是3.4万字吗?我怀疑了一下自己,问了自己一句:“34千字是3.4万字吗?”随即便自答到:“恩,是的。那也与本书的装...
评分总感觉只是个雏形,四十年代后的讲稿无存实在是遗憾,很想了解下梁先生对大足石刻的看法。 在普林斯顿的学术报告其一是以“唐宋雕塑”为题,大足石刻艺术也是此次由梁先生介绍到国际学术界,大足为唐末、宋初的摩崖石刻,相较于本书中彼时的对晚唐及宋的评价,梁先生显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