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4
生命的灵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谨以此书献给
我们同时代的知青朋友
及其后代们
序
——给家芫和碧薇的信
家芫、碧薇:
套用您(“您”也就是“你们”了,因为你们夫妇俩的确是夫唱妇随,仿如一人)书中的语言,这些天我利用过完“世俗”生活之余,拜读了您的著作。虽然,《生命的灵魂》不是长篇论著,但是我却费时不少,因为她常使我掩卷而思。思您、思我、思过去、思未来,思个人、思国家、思……。
虽然,这篇著作不是你们的自传,但是字里行间我分明看到了您生活中的一幕幕:
— 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兵团战士,在海南岛的某一个山头上,头顶烈日,扯着他的大嗓门,呼喊着革命口号,抡起大锄头,锄向荒山的场面;
— 为了救山火,晕倒了,被人抬下山的场面;
— 为了和碧薇约会,在我们的宿舍外徘徊的场面(因为那时兵团不支持知青谈恋爱);
— 当上了企业领导,踌躇满志,谈论企业经营大计的场面;
— 在芳村信义路一个旧建筑改为的生产车间里,面对简陋的生产场地,破旧的生产设备,却兴致勃勃谈论自己的塑料厂宏图大计的场面。
之后,你们夫妇俩,一个下岗后在番禺,一个在上海谋生,长达十几年,直至白发已爬上头,成为“奔六”(准备踏入60岁)一族之人。
我感觉,这篇文章就是用您宝贵的青春写就的,是用您生命的喜悦,生命的苦难,生命的希望、生命的疑惑写就的,是您对一生的总结与感悟的抒发。
我敬佩您几十年来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人生价值观执着的探求。虽是一介凡夫,却苦苦反思着“生命存在的价值”这一厚重的命题,并且,能够那么独具匠心,那么广泛,那么深入,那么贴近生活,那么居高临下地剖析着生命的价值,写出这近10万字的论著。如果不是几十年的思考,可能做到吗?如果不是有近乎宗教式的追求,能做到吗?当然,您的性格也是很执着的,从在农场认识您的那一日开始,我就感觉到这个人做事“另类”,典型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那一类人。刚到农场不久,当同学们还未从极左思潮中转变过来,女孩子还不敢说“恋爱”两字时,您居然谈起恋爱来了,您不怕嘲笑、打击,不怕艰难地爱着、追求着,最终获得了终身的挚爱;当我们努力工作学习,追求在职场上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时,你撇官而去,只为了追求你执着认为的“正确”,为此甚至不公道地丢掉了我们这一代人曾经狂热追求的组织的党籍,失去了我们这一代人劳碌终身的最大的物质回报-—房改房,甚至也失去了二十多年工龄的退休保障和医疗保障。此后,为了生活,你一直在外奔波。我不知道你是否因此更富有,但比别人更坎坷,这是可以肯定的。有时候,我在想,你怎么看待你一生的“成败”?因为按世俗眼光看,你本可以更轻易地获得更多的物质回报。您的经历是否也促使你更多地思考,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看到你的著作,我有了答案。是的,您一直在寻找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虽然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但是永恒的答案我相信也是有的。我想,你的“人生三维坐标论”,或者把她文字化,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大于消费”,她应该也是人类文明的终极追求之一。唯有此,才能最终做到灵与肉的统一,得到“灵魂的安详”!想通了,你就能很知足地享受着上天赐予你的物质享受,很不知足地探索着生命的意义,追求心中的圣地。我想,您对你的一生是不悔的,您是幸福的。
在您的书中,您以独具匠心的写法,揭示着生命出现、消亡的意义,您以您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思,叙述着您对如何度过一生的见解。您对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论说:生命是自然的产物,生命应该受到敬畏,因此人类不能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否则会被自然葬送;你对生命的力量,进行了论说,生命是神圣的,生命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是他来源于对生命的价值的确立,来源于群体的智慧,来源于对世界的包容;您对生命的世俗、生命的财富和生命的幸福进行了论说,生命是需要物质财富支撑的,但那是有限的,生命的幸福,最终应该是获得“灵魂的安详”;……等等。您的著作,视角独特,虽说有点象宗教理论的探讨,但是字里行间我还是看到了我们年轻时的追求,我们那一代人的思维痕迹。“位卑未敢忘忧国”啊!我们希望我们自己活在世上,“利他”主义多一点,我们希望我们自己活着的这个世界,“利他”主义多一点,“善”多一点,“恶”少一点。虽说社会的物质文明已经大踏步进步,但是一个没有信仰,没有精神文明的社会,物质文明最终会被烧杀奸淫葬送。
因为您不是名人,您的这本著作也许只是大海里的一滴小水珠,掀不起浪花,但是我相信千万滴水珠的汇聚,终能发挥出它的能量,使更多的人思考生命的价值,使我们的社会更有力量,更和谐,更安详!
您让我给您的这本书作序,我是比较为难的。因为我既不是名人,也不是文人,没有笔下生花的笔触,最重要的是,我不能为您的著作增加砝码。但我想,您的决定大概又是您的另类性格使然了,既然这样,如果不嫌文丑,这封信就作为我对本书的序吧!
祝您
万事如意!
您的学友、农友、好友:姚晓璇
2007年6月26日草于广州
(作者序)
关于《生命的灵魂》
忙忙碌碌混迹于人世间谋生,我有一个随时随地在小纸片上记录下触景生情和当时感悟的习惯。久而久之,便有了一堆碎纸片上的“感想”。
我本不是一个“写书”的人,也不是一个“画画”的人,年轻时我是当年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拿着锄头和砍刀“修理地球”整整七年时间。随后的几十年,我与机械图纸的设计和钢铁机器的制造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一个“机器人”。
只是生活令我困惑,尤其是在整个世界把生活的重心全部寄托在金钱和物质上的今天。
一方面,我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普遍提高和祖国实力的不断增强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近百年来,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富民强国的梦想终于正在变为现实。至少,父亲一辈子“工业救国”的理想在今天也得以实现了。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所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有谁不为之欢欣鼓舞呢!
另一方面,社会上对于金钱的追逐和依赖,精神和价值体系的缺失和迷惘,人们对金钱物质的疯狂追求和对精神价值普遍的漠视和放弃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以至于在今天,有谁在日常生活中依然试图提出理想、信仰、精神、情操、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等话题的时候,差不多就处在“被嘲笑”,被认为“神经病”的地步了。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在今天的社会现实中,在精神、道德、价值体系方面的水平,已经下降到了需要重新教育“不随地吐痰”的那种低级的、初级的层面上了。
我只是最普通不过的布衣百姓,没有理由要为社会的走向担当什么责任和义务,更没有什么条件去“以天下为己任”。但“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几十年前,当整个社会还处于空头政治泛滥,人民生活却极度贫困的“极左”年代,我们曾经担忧国计民生,曾经发出民富国强的呼声,那么,在今天这个物欲至上,精神贫乏的年代(是“极右”的年代吗?),我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发出“人生意义”的“天问”,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哪怕这些“天问”不可能是时代的强音,哪怕这些可能被嘲笑为神经病的思考和天问只是发生在书斋深处的一个角落,只是“独善其身”的一种自我解脱。
恰好这段时间为我提供了一个条件:我的“老板”和朋友,顺德容桂镇的彭德文先生让我独自住在他已经空余出来的一幢带小院子的两层楼房中,工作中的事情也不多,相对空闲。这是多年来自我谋生生涯中一段难得的时光。于是我暂时撇开了机器,拿起了笔,把这些散落的思考和自己喜欢的钢笔画集结成了这一本小书,这个过程让我花了刚好两个月的时间。
书出版了,它只是大海中沉睡在千米海浪之下的一颗沙子,我相信不会有多少人会感兴趣,我会让出版商失望。
但我也相信,历史会留下它的一点痕迹。
因为不管如何,它总是人类在生命长河中曾经发出的“天问”之一,是一个个体的生命对“自身的存在”,对“生命的灵魂”的一种真诚的思考和追问。
因为我相信:只要是出自内心真诚,任何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追问都是有“精神价值”的。
谢谢朋友们。
聂家芫
2007.6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生命的灵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