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出生于广州,后随父母移居香港。毕业于美国安雅堡(Ann Arbor)密西根大学,主修电影与电视欣赏。
十五岁开始写作,以小说《病》获香港第五届青年文学奖小说初级组推荐奖。十七岁随母亲回沈阳老家探亲,亲见东北大地风物人情,开始动笔写“赵宁静的传奇”第一部《妾住长城外》,后陆续写出《停车暂借问》《却遗枕函泪》,1982年结集为《停车暂借问》出版,引起轰动,名盛文坛。
另著有短篇小说集《流年》(1983)、《爱妻》(1986)、《哀歌》(1986)、《燃烧之后》(1992),散文与新诗合集《细说》(1983),长篇小说《遗恨传奇》(1996),诗集《槁木死灰集》(1997)。停笔十年后,2007年开始在香港《明报》发表散文。2014年,续写24岁时的中篇小说《哀歌》,成为新小说《哀伤纪》。2018年,将长篇小说《遗恨传奇》全部推倒重写,更名为《遗恨》出版,被评为《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小说。
此外,还参与过王家卫、潘源良、林岭东等导演的电影文字创作,为《花样年华》《2046》撰写故事对白,为《阿飞正传》写片尾曲《是这样的》。与林夕、周耀辉等同被列为香港第五代词人,填词作品《最爱》入围第二十三届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亚洲周刊》2018年度十大小说
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映照出世纪末香港爱与死的沧桑传奇
简体版首次出版
=============================================
王家卫、张大春、董启章、杨照、张家瑜、黄念欣一致推荐
======== =====================================
【王家卫】
人生若是无悔,该多无趣。小说亦是。
【张大春】
《遗恨》是我近二十年来看到的最起伏跌宕、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小说。
【张家瑜】
遗恨像过去的影子,飘浮在香港回归前山顶上散落的大宅里,阴沉、多计而兀自沉伦。钟晓阳说这个世界只是另个世界的倒影。而她的小说正是这样的镜花水月的存在。流畅细致像古老失传的书写匠人,磨蹭出一个凡人的道场。失格的上流社会。
【黄念欣】
没有了传奇的《遗恨》,比二十二年前的《遗恨传奇》更传奇。豪门争产、发迹变泰、绑票谋杀、兄妹乱伦,一一化为“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城市寓言,只有钟晓阳能做到。
============================================================
他第一次站在这高度看香港,看到了辽阔的外海,明媚的群山,海岸线上成群的高楼大厦。黄昏的光景里一切镀上了金。一轮咸蛋黄夕阳向海倾侧,像给破开了流出一海面的金液。香槟金、锦鲤金、烂银金、烟丝金,不同黄金比例的金。
那一切并不属于他这世界而只能是倒影,正如他这世界的一切只能是那世界的倒影,彼此只能以倒影的方式存在如同镜花水月。
《遗恨》故事从珠宝世家黄老太太的过世开始。中学老师于一平接到几年不见的姑姑、富商黄景岳太太于珍的来电,开启了他与表妹宝钻、黄家大女儿金钻、义子敬尧以及身份暧昧的年轻人程汉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男主角于一平,卷入富户黄家的家族斗争,经历种种情仇爱恨、争夺财产的纠缠,为了守护所爱,误蹈陷阱......世纪末的氛围下,金钱追逐、情感纠葛、豪门恩怨纷纷上演,在这个不属于他的世界里,一平彷徨、迷失,然后走向他命中注定无法逃避的结局。一部“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世纪末城市寓言。
1. 翻开第一章,跟随年轻主角一路行至太平山山顶豪宅,拜访嫁入豪门的姑母——这是不是很像《沉香屑·第一炉香》的开篇?主角于一平的设定很像男版的葛薇龙,当然,打动葛薇龙的是物质诱惑,打动于一平的,自始至终是情爱的诱惑。 2.第五章结束,一平去墙角点蚊香,他静静地蹲...
评分 评分读开头的时候就觉得有点熟悉,出身小康不顾兄弟反对毅然嫁给年长许多的富商的美貌姑姑,山顶的大宅,断绝往来多年后的初次上山拜访——这难道不是《第一炉香》?不过主角并不是有求于姑姑的女学生葛薇龙,而是并不想与姑姑一家有什么瓜葛的中学教师于一平。不过没什么区别,一...
评分前年那天下午,我约了晓阳喝咖啡。在一家商场里,平常都是她先到,看到我微微笑,起身轻轻抱抱。这次我先到,原来看到你认识的人,在一群陌生人里,你的眼光就不由自主的朝向她,还是单薄的身影,长袖衬衫长裤,肩背包。短发。 这个人仿佛身不着地,就这样轻轻地走过来。 和她...
评分开篇的故事有些张爱玲《第一炉香》的味道,旧时港味,不过后面的剧情显然有些狗血,中年人生与腐朽豪门无聊得很,拍成电视剧还是可取的。如此绚烂的封面,却全是遗恨怅然。当程汉被解聘时,一平就有感慨“行差踏错”,一语成畿,他自己的人生注定与这个豪门有诸多纠葛。张爱玲说穷人与富人结交是赔本的买卖,一平最终赔上的是自己的一生,格格不入代价甚大。后面的收尾略牵强,也许到宝钻去往异国他乡即可。
评分《停车暂借问》,烂漫,花团锦簇,放肆的青春,不顾一切的莽撞;《哀歌》和《哀伤纪》,隔了二十年,心境殊别,春日葬花,秋时扫叶,前者常感怀身世,后者只轻叹天凉;《遗恨》,挥去了绯红色的薄雾,把俗世的不堪尽览人前,好一场狗血的富豪家族伦理大剧。以上与以上上,都是俗梗,难得翻新。写这些小说的作者,人生的四季也在轮转,起初她或是个穿白裙的少女,身形单薄,年轻羞涩,怀着伤春的心事,徘徊在花丛间就是风景;渐渐地,褪去了天真,双眸深沉,微笑也多了几重意味,仍然美丽,只很多时候要靠妆容来支撑了,经验与复杂亦是她吸引人的资本。有人爱豆蔻花貌,有人爱沧桑后的颜色,我也不知更喜欢哪个?
评分前面有多惊艳,后面就多失望。无语
评分也是很牛哦,把一个情节堪比八点档电视剧的小说写成了这么高级的文学作品。
评分文笔用词比故事更有港味。一开始觉得书名有点过,最大的遗憾也不过是遗憾而已;觉得人物设定有点飘,一平一个教书匠沾亲带故的圈子里都是能影响香港的风云人物。读完才觉得,这两点恰好应了时代变迁之感,一切皆有可能对比今日之不可为才是香港渐渐流失的魅力。比遗憾更深刻的遗恨,全在于一平和宝钻情愿放弃一切,却最终没能拥有的崭新生活和美满家庭。“他唯一的错,就是爱错了人。”尤为感慨,毕竟旁观者清,而爱的人和被爱的人少有觉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