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黄仁宇 历史 缅北之战 二战 中国远征军 中国 中国历史 纪实
发表于2025-05-23
缅北之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天石 杨奎松 雷颐 孙郁 止庵 谢泳 傅国涌 鼎力推荐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极为珍视的一部“少作”
重现历史教科书上无法看到的缅北战场
缅北反攻取得重大胜利,是中国军队作战的神勇,还是美军训练的功劳?
数载浴血奋战,数万将士埋骨异国荒山,国人可曾忘却?历史焉能尘封?
这是一部青年黄仁宇亲历缅北反攻的战地笔记。身为战地记者的他,笔下的缅北战场自然极其真实而生动。作者从中国军队进入缅北地区保护“东京路”开始,以记事的方式描述了一幕幕感人的战斗场面。作者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以最切身的感受记录下了这场战争的各种实况,是难得的珍贵资料,所以本书也是研究缅北战争的第一手历史资料。
这场远赴缅甸对日作战的刻骨经历,使他到了晚年还能时常回想起战争的种种场景。他曾如此记述自己的受伤:“好像谁在我们后面放爆竹,我已经被推到在地上了,三八式的步枪弹击中我右边大腿。我爬到一撮芦苇下面,裤子上的血突涌出来。当时的印象是很清楚的,一点也不痛,但是感觉得伤口有一道灼热,而且渐渐麻木。”
这场战争究竟对他后来成为历史学家有多大的影响,是很多人都在试图追寻并常常谈及的。不管怎么说,这场战争确实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至于影响有多大,踏入《缅北之战》的战场,目睹了浴血搏杀的战士,经受了枪林弹雨的袭击,也许就会明白。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在美国逝世。抗战期间及战后,曾担任国军军官。1943年加入驻印军,任新一军上尉参谋。1944年5月曾在缅甸密支那负伤,受颁陆海空军一等奖章。1964年于密西根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万历十五年》《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大历史不会萎缩》《明代的漕运》《汴京残梦》等。
☆ 这是一部黄仁宇亲历缅北反攻的战地笔记,也是黄仁宇个人的第一部作品。
☆ 作者身为战地记者,为本书提供了研究缅北战争的第一手史料。
☆ 这场战争对黄仁宇最终成为历史学家产生了无可磨灭的影响。
☆ 新颖的版式,独特的设计,一改沉闷和压抑,彰显《缅北之战》独有魅力。
☆ 即将上映的《我的团长我的团》编剧兰晓龙创作时深受其影响
最后40页可看
评分参谋们~
评分把战场上用自己和战友的鲜血写就的文字,看作是冷冰冰的学术著作来评价,本身就错了方向。黄仁宇先生所珍视的岂止是它作为史料的意义,更是对战友、对生命、对家国的深情。如果没有经历过被子弹撕裂身体的痛苦,如果没有感受过战友倒在自己怀中的绝望,如果没有见证过中国军人向死而生的勇气,请端坐在书斋里的所谓评论家们闭上鸟嘴。
评分最后40页可看
评分买书之前一定要做好research啊,原来是黄仁宇年轻时在中缅远征军里当兵时写的战地报道,带着抗战时期鼓舞人心所必需的热血和亢奋,而不是真实的还原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完全可以不读。
昨晚闲来无事在隔壁寝室闲逛,偶然发现这本书,顿时便被吸引,于是果断借阅。不得不说,面对接下来两星期的几篇论文和几门考试,我竟能花一晚上的时间读完这本书,实在是一种奢侈。书的装帧很漂亮,也的确吸引了我,但如果不是书书脊上“黄仁宇”三个大字,不知待到我读这本...
评分昨晚闲来无事在隔壁寝室闲逛,偶然发现这本书,顿时便被吸引,于是果断借阅。不得不说,面对接下来两星期的几篇论文和几门考试,我竟能花一晚上的时间读完这本书,实在是一种奢侈。书的装帧很漂亮,也的确吸引了我,但如果不是书书脊上“黄仁宇”三个大字,不知待到我读这本...
评分五一假期一天读完。后面那篇文章是《黄河青山》里的,看起来像是凑本书字数。每读一次便有一次的收获。看完后在思考明代战役可能在历史书上一笔带过,或者没有提及,往往不能反映全部的战斗过程。随手记了一点笔记,没有整理。1.美军供给 坦克 越野车 卡车 C47运输机 B26轰炸...
评分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 文:蔡朝阳(原载于燕赵都市报) 我读许倬云,总觉得他是一个对母族文化满怀感情的世界公民;读黄仁宇,总觉得他是一个有世界眼光和现代治学方法的中国人。许倬云将自己放置在了人类之中,他的中国史就是世界史的一部分,两者没有本质性的分判点。黄...
评分读着黄仁宇二十五岁在异域的见闻,见其如此年纪便经历经世未有之变革,字里行间散发着硝烟味,身临其境一般。 感觉最深是书中对死亡的看法,从前看了那么多的战争片,从来没有静静思考一下这人类最为痛苦的事情,死亡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战争中尤甚,把人们带入生命稍纵即...
缅北之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