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汉明帝刘庄:第一个接触佛教的中国皇帝 吴大帝孙权:最早在江南大兴佛寺 石勒:信服佛图澄 石虎:暴虐之主亦信佛 孙绰:一篇《喻道论》,留名亦传世 郗超:名士清谈也有佛经 苻坚:信佛亦黩武,哀哉 吕光:西征迎鸠摩罗什 姚兴:以佛教为国教 谢灵运:以山林结佛缘,以佛念说真情 颜延之:维护佛说,自有理论 沈约:发挥涅粲佛性说 魏孝文帝拓跋宏:少林寺的传说 梁武帝萧衍:皇帝做和尚 陈武帝陈霸先:佛牙传世,功德无量 杨街之:天下禅宗第一居士 陈宣帝陈顼、后主陈叔宝:南朝君主尊智颉隋 唐 五代 隋文帝杨坚:多次宣扬“我兴由佛法” 隋炀帝杨广:为智颉推为总提菩萨 唐太宗李世民:为求学问广译佛经 褚遂良:佛书碑传千秋 王梵志:诗作渗透佛理 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为西藏传播佛种 武则天:《大云经》在,可做女皇 孟浩然: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李隆基:提倡儒佛道合流 吴道子:古代佛画第一人 王维:诗中有禅,禅中有诗 李白:一生好从名山游 裴迪:诗中有心,心向禅门 柳宗元:清冷幽寒,自是禅境 刘禹锡:儒佛互补,一生结缘 白居易:一卷《坛经》说佛心 韦应物:与皎然上人诗交 唐宣宗李忱:亦曾是僧人,驻锡安国寺 钱缪:播扬佛教于吴越 周世宗柴荣:整顿寺院,梳理僧尼 钱俶:末代国主打造江南佛教顶峰两宋 辽 西夏 金 宋太祖赵匡胤:皇帝赞扬佛法,佛法护佑皇帝 宋太宗赵光义:熟谙佛典,热衷佛典 杨大年:诗人说禅,别具一格 李元昊:以礼佛为国之一本 宋神宗赵顼:扩充、调整大相国寺 王安石:半山十年习佛典 辽道宗耶律洪基:最爱读《华严经》的皇帝 苏轼:读佛说佛学佛写佛,处处是佛 秦观:词中多有禅心在 张商英:未写《无佛论》,却著《护法论》 黄庭坚:由艳语丽词走上禅诗 岳飞:好慕佛理,淡泊功利 元好问:佛心禅意缀诗文 文天祥:结缘礼佛在诗篇元 耶律楚材:以儒治国,以佛治心 元世祖忽必烈:尊奉八思巴,大兴喇嘛教 刘秉忠:从和尚到三公 元文宗图帖睦尔:洗心于佛乘,毕生求禅心 顾瑛:儒衣僧帽道人鞋 杨维桢:东南有文士,好从方外游明 明太祖朱元璋:做了皇帝讳和尚 明成祖朱棣:和尚辅佐,得成大业 郑和:迎佛牙建寺院 唐伯虎:忘掉自我,诸法皆空 文徵明:以翰墨结佛缘 归有光:悟佛学随遇而安,度亡灵改写经文 任环:与少林武僧因缘 戚继光:诵经念佛学少林 汤显祖:剧中有禅,禅里生趣 嘉定四先生:香灯贝叶雨窗前 徐霞客:万里与僧游,足迹遍天下 冯梦龙:文学宣扬佛性,佛性丰富文学 钱谦益:恍然生身色界里 金圣叹:佛理常在批注中, 吴伟业:生着儒服,死殓僧装清 顺治帝福临:有佛缘有佛念未成正果 黄宗羲:一代文宗,亦儒亦佛 郑成功:促进佛教在台湾传播 康熙帝玄烨:无量寿佛现身 雍正帝胤稹:王子时参禅,皇帝时说佛 吴敬梓:《儒林外史》见佛学 乾隆帝弘历:一心向佛,半生礼佛 曹雪芹:红楼佛影在,岂是在梦中 袁枚:不佞佛也不辟佛 钱大昕:好向佛寺写碑记 郑燮:平生不糊涂,好与僧侣游 黄景仁:厌看春灯看佛灯 龚自珍:震旦佛弟子,西方求真理 林则徐:手握牟尼,犹念金刚 魏源:经世佛学又一人 曾国藩:法师一语点破梦中人 左宗棠:剑胆表佛心 彭玉麟:出世与人世,佛家情结在 翁同稣:月读《法华经》,不了也自了 谭嗣同:政坛奇才,佛学彗星 杨仁山:与日本佛教界的法谊 康有为:三上庐山 孙中山:一切有情,众生平等 ○孙中山在六榕寺 王一亭:海派画家菩萨情结 林森:佛在心头大智若愚 ○初一、十五向佛像烧香 蔡元培:佛学是佛教哲学 ○蔡元培为家乡石佛寺化缘 章太炎:促使佛学中国化 ○国学同学口诵阿弥陀佛 熊希龄:皈依佛门以出世间 欧阳竟无:创办支那内学院 ○欧阳竟无挽陈三立 蒋维乔:由儒而道由道而释 ○谛闲和尚拒绝袁世凯劝进 梁启超:世界上最美好的是佛教人生观 ○康有为棒喝 丁福保:编纂第一部《佛学大辞典》 ○显荫为《佛学大辞典》作序 杨度:十年潜心,学佛说佛 黄炎培:服膺佛教普济众生 李根源:从将军到居士 ○卧佛寺“三光”和尚送地图 陈独秀:与苏曼殊交往 ○陈独秀诗祝《梵文典》 ○陈独秀以诗代柬 于右任:为寺院写匾题联 ○于右任《竹林寺》诗 ○于右任《游龙门观造像》诗 陈垣:佛学四部传诸百代 ○陈垣收藏《大藏经》 鲁迅孩0印《百喻经》 ○鲁迅说:释迦牟尼真是大哲 张宗祥:读经写经校经刻经 ○张宗祥仿唐白居易《忆江南》,做有《西湖四时曲》 叶恭绰:凡有佛事无不热心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佛教图书馆简表 徐森玉:与《赵城金藏》 冯玉祥:留书大峨寺:“如此人生” 李烈钧:提倡佛教,改造人心 马一浮:治学寺院研读佛学 吕碧城:护首探花亦可哀 ○严复说吕碧城 吴承仕:佛家因果印证 ○吴承仕说“人造神” 熊十力:贯通百家,融合儒佛 ○熊十力拒收蒋介石赠款 朱德:与四川寺庙因缘 ○朱德说了尘 胡怀琛:译佛经寓言 唐生智:佛教治军 ○毛泽东说唐生智“和尚兵” ○湖南佛教徒支持北伐 陈铭枢:职业军人多知佛理 ○佛教将军主张佛法高明 ○郭沫若为陈铭枢续联 黎锦熙:说佛教十宗 ○黎锦熙晚年写《心经》 陈寅恪:喜读内典,应用自如 刘半农: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刘半农诗赠钱云鹤画师 胡适:禅宗史研究,出类拔萃 ○胡适认为佛教东渐始自海道 郭沫若:普陀寺留诗 ○郭沫若当阳玉泉寺题联 梁漱溟:佛教有理性精神 ○蔡元培请多人讲佛典 许地山:要编出一部《梵文字典》 ○秦戈尔建议许地山编《梵文字典》 顾颉刚:抢救保圣寺唐塑罗汉 汤用彤:半部佛教史,百年受其益 ○汤用彤《大林书评序》 范文澜:唐朝佛教得失谈 ○范文澜说:不懂佛学就不懂中国文化 毛泽东:说释迦牟尼 ○毛泽东折扇题联 ○毛泽东介绍看宝光寺联 叶圣陶:与弘一大师有因缘 钱穆:深入研究佛学,弘扬中华文化 徐悲鸿:人有禅心,画有禅意 ○泰戈尔点明色即是空 贺龙:长征时向喇嘛寺赠“兴盛番族”锦幛 郁达夫:日光岩谒弘一 ○杭州白云庵求签 吕潋:分清中印佛学的根本不同 宗白华:在拈花微笑里领悟禅境 ○宗白华雅号“佛头宗” 朱光潜:出世精神,入世事业 徐志摩:新诗佛意,一泓深泉 ○《天目山笔记》佛趣 叶剑英:普救众生,要向现实敲门 ○补缀毁弃的五台山佛画 ○朱德、董必武和《过五台山》诗 宋美龄:在美国演说禅宗的磨镜故事 顾随:以禅说古韵文相得益彰 ○顾随勉叶嘉莹做南岳马祖 ○顾随谈诗如谈禅 林散之:远游名山大川,书画大进 ○园霖法师为林散之写生 周恩来:南岳题字:上马杀贼,下马学佛 ○审定灵隐寺释迦牟尼法相 ○周恩来说石经无价 田汉:苏州司徒庙行 ○田汉、郭沫若缙云寺酬和 丰子恺:作《护生画》始末 张大干:做和尚一百天 ○张大千为家虎受戒 李苦禅:画中有禅禅中有画 老舍:少年时代的精神导师一宗月大师 瞿秋白:佛经有哲学,哲学有佛经 ○瞿秋白狱中诗词 朱谦之:日本净土宗研究 周叔迦:中国佛教史梳理、著作 聂荣臻:敌后挺进五台山 ○邓拓说佛如可作即成仁 陈立夫:为王映霞书写充满禅意的长轴 俞平伯:自幼读佛,长大谈佛 ○俞平伯家藏隋代日本残卷 ○俞平伯晚年斋名 张学良:囚中读佛心灵解脱 梁思成:考察佛教建筑 沈从文:作品美在和谐,美在禅意 梁实秋:读佛典解佛偈 ○“竹林”源自内典 王重民:敦煌佛卷目录大家 ○王重民诗谢胡适 程砚秋:蓄须明志,诵经拜佛 常书鸿:佛教因壁画生光,壁画由佛教传世 丁玲:作品涉及佛和寺庙 赵章成:祷告于发炮前 谢冰莹:女兵说部有佛意 叶浅予:佛像写生栩栩如生 赵朴初:识得信心不二,千花满载而归 ○与苏加诺谈因果律 向达:佛典制造俗文学 张中行:自嘲是不穿袈裟的苦行僧 ○朱自清为《世间解》写稿 蒋经国:佛教艺术石窟稀世国宝之地 ○蒋经国参观青海塔尔寺 钱锺书:从佛经说《西游记》 ○黄永玉请教钱锺书“凤凰涅槃” 金克木:重走法显、玄奘之路 启功:雍和宫得悟传灯录寻禅 皮定均:少林寺读碑 吴祖光:两上峨眉山 周绍良:佛学渊源,博采各家之长 ○周绍良谈佛教宗旨 张爱玲:蕴含禅味,多生因缘 汪曾祺:童年佛缘,老年禅诗编后记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