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篇作品,均为作者于1944年参加中外记者团参观西北的通讯稿。报道了延安各方面的情形。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特区就像实验田,后来推广到全国却失败了。
评分真实的历史
评分赵超构以一名来自“国统区”记者的身份记录了去延安及延安一个月的观察,期间他还采访了毛、朱等人。比较震惊的是对丁玲、艾青、成仿吾等人的描写,可以想象这些作者在延安曾做过多么痛苦的挣扎。联想到后来他们的命运很难不感慨,他们在当时是如此真诚。
评分薄薄一本,从南京回北京的火车上读完的。印象最深的是写作家是延安少数不用紧张劳动的人群,另外,40年代和30年代文本中的延安好不一样……
评分当时新闻即是今日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