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多喜二(1903─1933) 日本无产阶级的杰出作家。出生于秋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四岁举家迁往北海道,在伯父的帮助下勉强为生。其父母喜爱文学,小林多喜二从中接受到熏陶。小学毕业,小林多喜二上了高等商业学校。毕业后被一家银行录用。从1923年起开始发表作品,早期写了不少短篇小说和随笔。1928—1829年,小林多喜二积极参加日本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学运动,思想上产生了飞跃,写出了《防雪林》、《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蟹工船》等作品。1930年,加入日本共产党。之后,他又写了《沼尾村》、《为党生活的人》等小说,表现了日本的工农运动和日本人民反侵略战争的斗争,塑造了一批血肉丰满、感人至深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1933年2月20日,小林多喜二被军警特务逮捕。在酷刑拷打下,宁死不屈,被迫害致死,年仅三十岁。
也许我们曾理所当然地以为,在中国、在革命已经式微的今天谈论“革命”是一种奢侈、无奈甚至讽刺。而在日本、在这个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却暗涌着一股“赤色”的思潮。被奉为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圣经”的《蟹工船》在八十年后重获追捧,小说再版、加印,电影版、漫画版、舞台...
评分關于人文社的這版新版《蟹工船》可以說看點和亮點也是蠻多的。現在我就把我的看法觀點給大家分享下吧。 其一,是關于兩個版本的合訂,這是個不錯的創意,可惜稍顯不適的就是它的排版不算完美,讀起來有些稍許不適,但是這不是主要的,假如你用批判和審視的眼光去讀這本舊作新譯...
评分關于人文社的這版新版《蟹工船》可以說看點和亮點也是蠻多的。現在我就把我的看法觀點給大家分享下吧。 其一,是關于兩個版本的合訂,這是個不錯的創意,可惜稍顯不適的就是它的排版不算完美,讀起來有些稍許不適,但是這不是主要的,假如你用批判和審視的眼光去讀這本舊作新譯...
评分诚如翻译者秦刚在序中写的那样,80年代以后天朝的国情变了,原本那么根红苗正的《蟹工船》也从读者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最近十年里《蟹工船》的译本满打满算也就三个,这个小说漫画合体本应该是最佳的。 作者小林多喜二是真正用生命写作的左翼作家,29岁那年不幸被特高打死。3年...
评分听说此书在日本又开始流行了. 可在中国还是流行着川端和村上. 于是评论家们很着急. 大家都去看看. 他只活了29岁.
蟹工船上地狱变,无产阶级闹革命
评分1、在我看来,与其说这是一本反映工人“觉醒”“起义”的“红书”,不如说是对日本人集团意识的微妙讽刺,因为如果是一个温柔懂策略的监工,或许一切太平。2、虽然表面看来,《蟹工船》和《棉被》之类相去甚远,但在写实的本质上,它们是一致的,所以普罗文学并非日本近代文学的异类,反倒是契合在大潮流中。3、抛开“理论”的图解,小林多喜二的细节描写真是好,泥垢填满死人的肚脐眼,令人想起左拉《巴黎的肚子》里螃蟹从尸体肚子里爬出,带人直抵现场。
评分里面的内容放在当下读并不觉得震撼,因为当下也没什么区别。(读在鲁荣渔2682宣判之后)
评分无产阶级文学在日本也算是奇葩了
评分“喂,下地狱喽!”的确是小林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描写真实。不过恐怕不会有什么人想到几十年后它还能再掀浪潮。时间使体制腐烂,让人想象着另一种体制的完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