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1904—1991),英國作傢。 格林於1904年生於伯剋漢斯泰德,1929年即他改信天主教後3年, 發錶瞭他的第一部小說《內心人》,但直到1932年《斯坦布爾列車》一書問世,評論界纔開始承認他的作品。
格林在小說中十分注重探討信仰危機和犯罪問題,其受歡迎程度曆久不衰。包括《布賴頓硬糖》和《第三者》在內的許多小說已被拍成影片,十分成功。
格雷厄姆·格林是英國大師級小說傢。他悲觀厭世到極點,卻又最關注靈魂的掙紮和救贖;他作品中“惡”無處不在,暴力、犯罪、背叛、墜落比比皆是,可最驚心動魄的卻是個人內心的道德和精神鬥爭;他作品中的人物卑瑣、絕望至頂點,可是汙泥中卻能綻放人性的光彩;他稱得上20世紀最嚴肅最悲觀最具宗教意識的作傢,又是講故事的聖手,是20世紀整個西方世界最具明星效應的作傢之一,讀者最多的小說傢之一。格林將自己的作品分為“嚴肅小說”和“消遣小說”兩類,《一個自行發完病毒的病例》是最著名的“嚴肅小說”之一,以剛果殖民地和麻風病院為背景,展現一個精神極度空虛和絕望的歐洲隱居者漸漸走嚮新生的心路曆程,著力於探索精神救贖的可能。
举世闻名的建筑大师奎里人至中年(55岁),陷入了精神危机。他离开故里欧洲,乘客轮来到非洲大陆。这一旅程在起初便是随性而至的,他能来到柯里医生所在的麻风病治疗地纯属偶然——除了将自己“流放”,他没有特别目的。也许他想解脱尘世的枷锁,但是在信念方面,他...
評分 評分一 格林喜欢将具体的人物和抽象的灵魂放入危险的境地中考察,“因为只有在我选择的这种气氛里,不同心境的差异才能为人深切感知并被明确地表述出来”。 抱着这样的创作理念,他将善良尽职的斯考比安排在势利罪恶的殖民地塞拉利昂,让满怀政治抱负的派尔奔赴危机四伏的战场越...
評分“但是当别人需要你的时候,那种感觉却完全不同,好像一副镇静剂,而不是兴奋药。” 奎里去到森林里寻找迪欧-格拉迪亚斯,在小路陷入沼泽的地方,他将迪欧-格拉迪亚斯拖回到路面,两个人在黑暗的森林里默默坐了一个晚上。那是他第一次抚摸到了迪欧-格拉迪亚斯的柔软的身体。这...
評分對生命生活生存的意義的追問,讓人深思
评分作者日記比小說正文好看呃
评分奢望。
评分格林的奎裏和毛姆的思特裏剋蘭德或許有點相似。都曾是現代世界的成功人士,過著彆人艷羨的生活。但他們都突然對自己的生活産生瞭懷疑,並且認為在這個世上找不到任何深刻的理由,連日常行為也都是無意義的。對他們而言,世界失去瞭幻想和希望,這意味著與自己根深蒂固的生活的分離,與他人生活的分離,就像稱職的演員脫離瞭舞颱産生瞭荒謬感一樣。他們開始逃離,奎裏任由偶然的風將他的生命吹到瞭現代世界不曾涉足的非洲殖民地,但還是沒有能逃離荒謬,與剋蘭德不同,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奎裏是他殺時纔徹底絕望,而剋蘭德則是自行解決生命。
评分再次安排主角去死,不齣所料的又爛尾瞭。主題設定如此刻意的一本,甚至所有的配角都像老派戲劇人物一樣有活兒乾有分工有立場——即使如此,格林還是吃定我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