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无线网状网 WMN IT 201.11s
发表于2024-11-24
无线网状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无线网状网:架构、协议与标准》从无线网状网的基本概念、协议、系统集成、性能分析技术、仿真、实验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讨论,前后对照说明了路由、安全、频谱管理、MAC、跨层优化、负载均衡、多媒体通信、MIMO和智能天线等具体问题。近年来,无线网状网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标准化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无线网状网产品出现并投入商用。《无线网状网:架构、协议与标准》从架构、协议、标准3个方面介绍了无线网状网技术,阐述了无线网状网的开放性问题,研究了多种应用场景中的关键问题,此外还介绍了新出现的标准。
张彦(Yan Zhang),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博士。2004年8月至2006年5月,在新加坡国立信息与通信技术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NICT)从事研究工作。从2006年8月开始,参与挪威Simula Research Laboratory(http://www.simula.no)的研究。
张(Zhang)博士是网络安全国际期刊的编辑,目前也是《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的编辑(Auerbach出版社,CRC出版,Taylor&Francis小组)。他还参与了以下书籍的的编写:《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中的资源、移动性和安全管理》、《无线网状网:架构、协议与标准》、《无线PAN、LAN和MAN中的毫米波技术》、《分布式天线系统:未来无线通信的开放架构》、《无线网状网的安全》、《无线城域网WiMAX及其演进》、《无线QoS:技术,标准与应用》、《宽带移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物体互联:从RND到下一代普遍网络系统》、《无线安全研究手册》。
作者还担任国际会议IEEE PCAC’07副主席;国际会议ITNG 2007副主席,方向为无线和移动网络中移动性和资源管理;协办PDCS 2006,负责其中无线网状网方向的研究;参加多个国际会议,担任技术程序组成员,包括IEEE AINA 2007,IEEE CCNC 2007,WASA'06,IEEEGLOBECOM'2006,IEEE WoNGeN'06,IEEE IWCMC 2006,IEEE IWCMC 2005。ITST 2006和ITST 2005。研究方向包括无线网络和移动计算中的资源、移动性、能源和安全管理。作者是IEEE和IEEE ComSoc会员。
E-mail:yanzhang@ieee.org
胡宏林(Honglin Hu),2004年1月在中国科技大学获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2004年7月至2006年1月,在德国慕尼黑Future Radio,Siemens AG Communications工作。从2006年1月起,就职于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也称无线通信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其间还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担任副教授。胡宏林博士的主要工作是国际标准化与其他合作活动,是IEEE、IEEE ComSoc和IEEE TCPC会员。此外,还担任IEEE WirelessCom 2005,IEEE ICC 2006,IEEE IWCMC 2006,IEEE ICC 2007,IEEE/ACM Q2SWinet 2006等国际会议的技术程序委员会成员。从2006年6月开始,担任John Wiley&Sons无线通信和移动计算栏目的编辑。
E-mail:hlhu@ieee.org
罗济军(Jijun Luo),1999年在中国山东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在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加入Siemens,并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攻读工学博士学位。迄今已经发表了100多篇科技论文,合著了3本书,拥有多项专利。其技术成果包括无线系统设计、无线协议、系统架构、无线资源管理、信号处理、编码和调制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该作者在国际学术和研究活动中表现活跃,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agazine,EURASIP Joumals,Frequenz等学报杂志的审稿人,还被推举为IEEE和欧洲研究组织举办的高等技术会议的分会主席和审稿人。目前领导欧洲研究项目,在国际工业标准化组织中表现活跃。主要研究方向为传输技术、无线资源管理、软件无线电重配置和无线系统设计,是IEEE会员。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无线网状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