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幼坚,1947年生,成长于广州,社会活动家。出身革命干部家庭,父亲是著名作家。1966年高三毕业遭逢“文 革”,后作为知青赴粤北山区务农,1979年返回广州,次年生下独生子郑远涛。曾任《广州文艺》副主编、《源流》副总编。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志儿子的母亲。2008年成立中国首个以同志父母为主体的非政府组织——同 性 恋 亲友会并任会长三年半。2012年以独立公益人身份面向社会。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数百次,在院校、社区、企业举办讲座数百场。出席各地同志亲友座谈会、防艾滋病经验交流会,并通过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被人们称为“吴妈妈”。新浪、网易博客“三色堇吴幼坚”访问量1500万人次,新浪微博粉丝16万人。获选为第七届中国彩虹媒体奖2017年度致敬人物。
退休编辑吴幼坚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她做公益13年,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 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撰写推荐语或作序。
一点说明:一位中年语文教师认真阅读《彩虹》后,写来七千字读后感,10月20日我在新浪博客发表,被推荐到博客首页。为让更多异性恋读者了解《彩虹》,我与女教师商议,由我将她的长文转发豆瓣,利用这一平台,为LGBT发声。 她 吴阿姨:您好!终于读完《彩虹》并写了自己的看法...
评分生活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中,每一个性少数群体成员都必然地要经历一段艰苦而漫长的疑惑、挣扎、探索与自我接纳的历程。像被埋在地底深处的种子,需要忍受无数的黑暗中的孤独与焦灼,才有可能逐渐吸收周围的水分和养料,壮大自己内心的力量,一点点地突破泥土砂石的重重阻隔,...
评分生活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中,每一个性少数群体成员都必然地要经历一段艰苦而漫长的疑惑、挣扎、探索与自我接纳的历程。像被埋在地底深处的种子,需要忍受无数的黑暗中的孤独与焦灼,才有可能逐渐吸收周围的水分和养料,壮大自己内心的力量,一点点地突破泥土砂石的重重阻隔,...
评分记得 彩虹旗成为性少数群体(LGBT)的象征,始自我出生前两年。旗帜设计者是美国旧金山同性恋艺术家吉尔伯特·贝克(Gilbert Baker),他是同志平权先锋哈维·米尔克的朋友。1978年6月25日,彩虹旗首度飞扬在旧金山同志骄傲大游行上,这天,米尔克以本地政治家身分第一次并最后...
评分把爱留下 LGBT是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缩略字。十几年前我对性少数群体并不了解,如今却写出《彩虹——LGBT人生纪实》。此书署名吴幼坚著,但大量素材来自我所写人物的博客、微博、信件,感...
吴妈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母亲,又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用十几年的时间,坚持不懈、不辞辛苦地为lgbt人群奔走、呼吁,解疑答惑,她是真正地把lgbt人群当成自己孩子一样去爱的人。《彩虹》一书的出版,与其说是吴妈妈带给我们的lgbt人群的故事,不如说是它呈现了性少数群体在很多像吴妈妈这样的人的帮助和奔走下,逐渐获得社会上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可的一个过程。中国lgbt发展史上,吴妈妈就像一颗璀璨的星,将会永远光辉闪耀。
评分吴妈妈用她的文字告诉我们,这些“平凡”的性少数,他们的经历从来不平凡。有朝一日,这一切也都会变成历史的草稿。在这时代的洪流之中,那些异于“常人”的有情众生,那些不合乎“主流规范”的有情众生,他们的挣扎,他们的爱,他们的勇气,他们的智慧,统统都值得被尊重,被纪录。
评分过于真实,给我很多启发……
评分作为中国性少数平权运动的早期核心人物之一,她是一位非常具有人格魅力、也许还改变了许多人人生轨迹的母亲,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支持一下,发邮件至wuyoujian1947@163.com获得书本介绍及购书支持方式。
评分我们终将像水一样溶于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