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托兰:1912年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青年时代的托兰根本没有想过会成为历史学家,他那时的梦想是成为百老汇的剧作家。大学里,托兰学的就是戏剧创作。大学毕业后,他背起行囊走遍了美国。四十二岁以前,他是个事业上不成功的剧作家、官场里得不到赏识的军官、家庭生活中的失败者。1954年,有人约托兰写一部有关大飞艇的书,他利用在空军服役时的关系,走访了众多飞艇时代的亲历者,掌握了大量独家的第一手材料。这本《天空中的船只》使他一举成名,也正是从这一年起,他开始了“在历史中的生活”。托兰的著作侧重史料的搜集和对当事人的采访。在书中,他会把所知的一切全部告诉读者。他写的历史著作有:《从乞丐到元首》、《日本帝国的衰亡》、《战争之神》、《丑闻:珍珠港事件及其后果》、《占领日本》和《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等。其中这本《日本帝国的衰亡》使他夺得了1971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
《日本帝国的衰亡》是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所写的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历史纪实著作。作者在书中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于1936—1945年间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遥相呼应,在东部开辟侵略战场,横行亚洲,侵略中国,蹂躏东南亚各国人民,发动太平洋战争,偷袭珍珠港,直至最后被迫求和投降的历程。书中史料极为丰富,有许多材料系出自当时美、日两国的战时档案,也有不少史料是一些原为日本天皇的公卿贵族、重要军政头目和参战当事人提供的。作者根据史实,生动地描绘了一幕幕侵略战争的残酷场面,揭露了战争给受害国人民和日本人民所带来的巨大灾难,以及日本战犯制造战争的内幕。原著于1970年10月在美国出版后,即成了一本畅销书,并夺得了1971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仅在得奖当年就再版三次,在西方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该著对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史,有一定价值,堪称《第三帝国的兴亡》的姊妹篇。
历史来到这样一个转折点,并不能说是偶然,当东方与西方遇见,当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遇见,膨胀的强大的梦想,一触即发。 N多个人物在历史的舞台上表演,N多个事件都有可能导致历史走向令一个方向,我们在看历史,历史到底告诉我们什么了呢? 大日本帝国的梦想没有一日停止,...
评分在《光荣与梦想》中,美国从罗斯福时期开始至杜鲁门时期结束与日本以及诸盟国的回合交制令我好奇,从而读了这套书,作者不仅详细整理了所有二战日美之间的各种细节,还努力保持了绝对的中立与客观。这部宏大的历史著作,让二战的因果清晰显现眼前,从日本二二六、珍珠港、巴丹...
评分二战作为距离人类最近的一次战争也是最残酷的一次战争,历来是众说纷纭的。而对于轴心国之一的日本,亚洲诸国如中国、朝鲜向来因为血海深仇受害甚深而易失去理智,远方诸国又因无利益冲突而兴趣缺乏,反倒是与日本对垒多年又恩怨情仇纠缠不清的美国似乎最有兴趣也最有发言权对...
评分托兰在前言结尾部分的一个错误我还是不得不指出来的——美国当上世界警察之后,确实在意识形态上和整个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人民发生了冲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整个亚洲就具有一种共同的意识形态——并没有亿万亚洲人民在翘首看待日本人的崛起并把日本的斗争当成自己的斗争——...
评分二战作为距离人类最近的一次战争也是最残酷的一次战争,历来是众说纷纭的。而对于轴心国之一的日本,亚洲诸国如中国、朝鲜向来因为血海深仇受害甚深而易失去理智,远方诸国又因无利益冲突而兴趣缺乏,反倒是与日本对垒多年又恩怨情仇纠缠不清的美国似乎最有兴趣也最有发言权对...
日本似国花樱花。酝酿多时突然蓬勃而发,恰似珍珠港偷袭,一举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而后渐渐于细雨中纷纷凋零,恰似瓜达卡纳尔、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塞班岛、硫磺岛、菲律宾、冲绳纷纷丧失敌手;而最后一阵大雨过后,恰似广岛、长崎遭核爆,苏联进军伪满,只剩光秃秃的树干,长期没有芳华陷于沉寂。
评分感觉一般
评分理解日本比憎恨更为重要!
评分托兰原来是亲日派。
评分万恶war为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