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富俊,台大森林研究所硕士、美国夏威夷大学农艺及土壤学博士,历任林业试验所生物组组长、恒春研究中心(原恒春分所)主任。曾任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东华大学自然资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医学院(高医大前身)生物系、福建闽江学院环境规划系兼任教授,教授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等。现任中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景观系教授,开授景观植物学、植物与文学、台湾的植物文化等课程。
[编辑推荐]
诗人以香木、香草比喻忠贞、贤良,而以恶木、恶草数落奸佞小人,这是《楚辞》植物的最大特色。
深入了解《楚辞》植物的形态、生态特性,诗人背后引喻的真正意涵才能得到彰显,而读者在“览其昌辞”之外,也才能领悟古人“竭忠尽节”的忧虑之情。本书全新编排更加深入探讨《楚辞》101种植物,细分九大类,检索更容易,500张全新照片与精细插画,并佐以历代古图谱,结合现代与古典面貌,带领读者亲临南方瑰丽浪漫的文学现场。
本书以自然科学与古典文学邂逅的创意,把彩色图文应用到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介绍了《楚辞》中的诸多香草香木、恶草恶木。《楚辞》常以香草、恶草拟喻忠良奸佞,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除了开状物比兴的文学先河外,也使文士因袭咏诵,对植物形成一套刻板的价值观,兰蕙秀美而萧艾杂恶,黑白两分,势不两立,而本书作者从植物生态特征细加整清,打破美恶分野,别具一功。
植物美 一直很喜欢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国古代的文学不仅多而且全,讲述了不同层次,不同阶级的文化。在这些诗词之中,往往都会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等等!赋予了很多的植物不同的意思。比如赋予香草为忠良,赋予恶草为奸佞等等。楚辞的美在于文字之中,在于植物之中。 女诗经,...
评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楚辞》此书的流传与考证也是一部历经曲折的历史,为世人所关注。经过这么长时...
评分——评《草木零落,美人迟暮:楚辞植物图鉴》 文/陈九如 中国有文明古国之称,它在文学方面的发展渊源流长,尤其是诗词方面的文学。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影响整个中国诗坛的两块壁玉,那就是《楚辞》与《诗经》,它们不仅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影响了中华五千年...
评分看似萧瑟的风景之下,掩不住那风采依旧。潘富俊先生的《草木零落,美人迟暮——楚辞植物图鉴》带读者进入那富于生命活力与浪漫气息的迷之幻美境界。全书字里行间弥漫着优雅的文学气息,读之确然是能获得一种恬淡幽远的心灵感触。 很多不认识的生僻字在字典的帮助下,逐渐熟识,...
评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家长们给自己心爱的宝贝起名字的时候,总是从诗经里寻觅。芷若,芄兰, 一个个如宽袍大袖的女子盈盈而过。其实。这些不过是一些特别特别寻常的植物, 从远古时代就在路边篱下,陪伴着中华民族的子民。 这本书,给诗经里的植物们系统地做了一次梳理, 然后...
楚辞,夸张点讲就是植物百科书。这本就像是一个字典,带图带注音的那种。从古名看到今名,有点打通一条通道,原来是这样的感觉。杜若竟然是高良姜,蕙是罗勒,胡是大蒜,小时候路边常常见到的像雏菊一样的花,一个是蓬,一个是马兰,还都是恶草类,哈哈,明明那么小清新,非要拿来借喻奸佞。原来苍耳长这样啊,跟想象一点不一样。好笑的一处,兰桂常并提,象征君子和忠臣,我竟第一时间想起兰桂坊,对不起我有罪。
评分与《诗经植物图鉴》姐妹篇,依旧很精彩!
评分作为补充读物很好,可以弥补很多在读楚辞时无法脑补的认知空缺。书名很美。希望出版社可以出版更多的类似读物呀。
评分体会一下古人对于花草所赋予的感情,领会我国古典文化的美!诗词中的插图不仅让我认识到更多的不知道的植物,也让自己能够充分的去解析植物的美,中国的美!
评分对《楚辞》中植物的整理归类(香草类、香木类、恶草类、恶木类、写景寄寓类、以物喻情类、经济类、祭礼类、神话植物类),就出现频率进行了统计,植物介绍的部分比较简单(某些配图略显粗糙),不过总体还是有意思的。江离即蘼芜即芎藭,白芷在《楚辞》中有六种不同名称(芷、茝、药、虈、白芷、莞),留夷即芍药,荪即供“缩酒”之用的菖蒲(缩酒也用白茅),薜荔的果实即木莲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