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克拉克(1917-2008)
英国科幻作家,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为“世界科幻三巨头”。他一生创作了100多部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多次获得星云奖、雨果奖等科幻至高奖项。其代表作有《童年的终结》《2001:太空漫游》《与拉玛相会》(双奖作品)及《天堂的喷泉》(双奖作品)等科幻史上的杰作。1986年,他获得美国科幻与奇幻作家协会终生成就奖——大师奖。
克拉克的绝大多数作品属于“硬科幻”,视野宏大,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同时饱含人文关怀,充满对人类文明终极意义的探索。克拉克早在1945年即提出利用同步卫星实现全球通信的设想。由于他的这一伟大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轨道命名为“克拉克轨道”。
在人类建造的所有城市中,没有一座可以与迪阿斯巴相比。
相传,人类曾拥有统治群星的力量,是强大的入侵者将人类赶回了最后的避难所——迪阿斯巴。
亿万年来,在牢不可破的穹顶的庇护下,迪阿斯巴将自己与外部世界相隔绝,几乎毫无变化。
然而,在这亘古不变的城市里,一个“异数”诞生了,他就是阿尔文。
仿佛带着与生俱来的使命,阿尔文将打破迪阿斯巴的陈腐与自闭,揭开被时光和谎言淹没的人类与群星的秘密……
1.这本小说给我的阅读体验并不是很好,读的时候一直没有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2.而且感觉这也不是克拉克的一贯风格。(虽然也说不出为啥,但是之前已经看过克拉克的八本书,差异还是能体会出来的) 3.(绝非对克拉克大神的不敬)要是让阿西莫夫大大或海因莱因写主角的冒险历程,...
评分 评分读完克拉克《城市与群星》,心醉神迷,恍惚不能自已。 克拉克是真正的科幻宗师。我所理解的完美科幻作品正是如此:惊人的想象力、大尺度的视野、精准的技术阐释、优雅的叙事,深沉的敬畏感和遗世独立的高远情怀。他的作品没有丝毫烟火气,没有多余的“情感纠葛”,没有无意义...
评分物理学的极致应用,是对每个原子排列方式的掌控,能够细致到操纵影响个人性格的基因层面,这正是让迪阿斯巴城得以永生的核心技术。 而利斯城的长久运转,则依赖神秘莫测的心灵力量,有点像阿西莫夫第二基地的影子。 黄金时代的科幻作家,大都是探索群星的倡导者,克拉克首当其...
评分克拉克大师,想象力与现世讽刺。
评分恢宏的世界观,思想深邃,毫无时代感,推荐。
评分城市迪阿斯巴,乡村利斯,两个形态不一的乌托邦
评分能写五十万字只写了十八万字,轻描淡写之下又有着精巧的设计。毫无年代感的想象力,但视角太超越,果然还是少了点人味。
评分克拉克对人类种族命运的揣测和想象,在本书和《童年的终结》中分化为两个极端。而他对人类美好品质的无限歌颂,在极大的浪漫化人类命运的同时,也是对他自己的安慰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