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
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物,与马克·吐温并称。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在灾难、荒诞、绝望面前发出笑声。这种“黑色幽默”风格始终是冯内古特小说创作的重要特质。其代表作《五号屠宰场》《时震》抓住了他处身时代的情绪,并激发了一代人的想象。
冯内古特是出生在美国的犹太人,1940年考取康奈尔大学,主修化学。1944年珍珠港事件爆发,主张反战的他志愿参军,远赴欧洲战场。1945年遭德军俘虏,被囚禁在德累斯顿战俘营。冯内古特的文学创作,不少灵感正是来自于在战俘营的经历。战后冯内古特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人类学硕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任教。他从50年代起开始发表短篇小说,60年代起开始出版长篇。晚年的冯内古特在曼哈顿和纽约长岛的田园里颐养天年。2007 年3月在家中楼梯上不慎摔倒,同年4 月11 日,在曼哈顿逝世。
“我编了谎话,他们都很高兴,于是,我把这个悲惨的世界,变成了一座乐园。”
“没有国家的人”库尔特·冯内古特代表作《咒语》中文版首度问世。
人生就是一场骗局。海明威,马克吐温之后,美国最后一个敢说真话的大师。
上战场的那些人都是孩子吧;有的人因为拿了一个茶壶被枪毙掉了;有的人满载而归……
一面荒诞,一面真实,这才是历史。
黑色幽默大师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在灾难、荒诞、绝望面前发出笑声。
《二十二条军规》作者约瑟夫·海洛称赞本书为:冯内古特最好的作品。杰伊·麦克伦尼在《纽约时报》上说《咒语》是最具热议,最有现实价值的小说。
《咒语》是美国著名后现代作家库特·冯内古特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主人公越战退伍老兵哈特克内心独白的方式展开。哈特克回忆了自己的一生,向读者讲述了越战的荒谬及越战老兵的悲惨境遇,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对现实世界的控诉。
他是几代美国年轻人的偶像,是我们自己的马克•吐温。
——[美]诺曼•梅勒
冯内古特是当今美国最有才能的作家。
—— [英]格雷厄姆·格林
一位笑着的悲观主义者。他的笑,成了这个时代的疼。
——《纽约时报》
《咒语》是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本描写极为碎片化的作品。或许与作者当年写作本书时的困窘有关,本书的记叙是断断续续的,也没有遵循什么章法,更像是作者的有感而发,随手所记。因此,我们才会发现,本书的段落是那种长长短短,错落有致的。每一段落之...
评分 评分咒语:冯内古特的人生“失败”学 《咒语》这部小说带有“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东方哲学,就像冯内古特用包罗万象的零散片段作为叙事手法,世界从无到有,宇宙产生于寂兮廖兮的混沌之中,当人类不顺应自然,硬要往混沌身上戳出“七窍”时,混沌死,悲剧生,咒语由此开始。 小...
评分 评分“我编了谎话,他们都很高兴,于是,我把这个悲惨的世界,变成了一座乐园”。 ——库尔特·冯内古特《咒语》 谎言,可以分为善意与恶意,善意善良的谎言可以为他人建造幸福的体验、塑造坚定的信念、规划美好的未来、提高前进的动力、给予生存的渴望。善良的谎言可以将原本处于...
难以下口的冯骨头
评分很佩服这么荒诞又絮絮叨叨的作品居然如此流畅,可以一口气读完。
评分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冯内古特的标点符号也用的很有特色
评分超五星推荐。冯内古特尽情驱使时间,多元的时间维度形成了交叉的叙事空间,串联起一个在越南战场大杀特杀、在美国土地上尽情通奸的主人公,他用其一生证明了精神空虚与茫然度日也可以成为一场反讽的“传奇”——对美国主流价值观无情的嘲讽。监狱与大学的奇特并置,教师角色在两个场域的荒诞切换,佐证了冯内古特近乎“轻佻”的想象力。叙事的节奏,于繁复中不乏轻快,时间切换并未造成叙事的繁琐,这近乎一个奇迹,乃是对冯内古特大师身份的最佳证明。
评分在某搜索引擎上搜索冯内古特,出来的相关人物是作家赫拉巴尔。我心想这两个人的作品风格相关度也不高啊,为毛放一起捏。然后我点进介绍,发现,两个人死法一样,都是——摔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