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德国作家、诗人,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1877年在德国出生,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同年获得歌德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黑塞热爱大自然,文章、诗歌写作深受浪漫主义的影响,被雨果评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同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托马斯·曼认为,黑塞代表了一个古老的、真正的、纯粹的、精神上的德国。

代表作品:《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在轮下》《德米安》《悉达多》《荒原狼》《玻璃球游戏》等。

杨武能

德语翻译家。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德国语言文学专业,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冯至教授专攻歌德。曾任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兼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歌德及其汉译研究》首席专家。潜心研究、译介德语文学近六十年,故号“巴蜀译翁”。

曾获国内外各种奖项,有国家图书奖,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以及德国总统颁授的“德国国家功勋奖章”,德国洪堡基金会终身成就奖性质的“洪堡学术奖金”,魏玛国际歌德协会颁授的世界歌德研究领域最高奖“歌德金质奖章”等。

已出版译著:《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魔山》《悉达多》《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以及《毛毛》等。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 赫尔曼·黑塞
出品人:书田文化
页数:352
译者:杨武能
出版时间:2018-6
价格:5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2112840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黑塞 
  • 小说 
  • 经典 
  • 赫尔曼·黑塞 
  • 好书,值得一读 
  • 外国文学 
  • 德国 
  • 德国文学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小说围绕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两位少年的成长与友谊展开。两人的起点都是玛利亚布隆修道院,通过互相感知与启发,之后两人根据各自的天性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纳尔齐斯继承了父性的严谨与理性,最终他成为一位思想家并继承了老院长的衣钵,成为修道院的新院长,而歌尔德蒙体内蕴含着母性的敏感与感性,他听从内心的召唤离开了修道院,细腻的感知与在外流浪的经历使他成为一位艺术家,最终他回归原点,找到了最终的归宿。

小说中,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性——父性与母性,代表着同一个体心中的两种矛盾心理——克制与享乐。小说讲述了他们在生活中与内心情感中的不断冲突,最后在理想的感召下获得统一的过程。

黑塞运用自己细腻的情感和笔触,描述出了两种人性的成长、两种不同世界的地狱与乐园。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给伟大的心灵骑师--Hermann Hesse 你说过,我们注定改变不了现实,好像尘封已久的旧屋里扫不尽的肮脏。 用尽量美好的梦想去描绘也许会发生的未来,即便最终还是被蒙了黑纱。 有些人选择等待,在黑暗里幻想阳光刺痛双眼的喜悦。 大多数人等来的是被自己抛弃了一夜的棉...  

评分

歌尔德蒙的流浪之旅,不如说是与无数女人的艳遇之旅 《刀锋》中拉里四处流浪是为寻找一个答案,而歌尔德蒙则是寻找自己 他们俩的共同之处,在于都长了一张漂亮无比惹无数女人喜爱的脸蛋,也都与这个世界几乎无甚联系 似乎,这样的男子注定了是为作那幸福生活的流浪汉而生的 ...  

评分

评分

我曾在某个英语世界的书评网站上看到一句让人捧腹的评论,大意是说,赫尔曼黑塞的书哪儿都好,唯独就是每每亮出一个观点,就要beat it to death(窃以为东北话里的“可劲儿造”是这句俗语最好的翻译)。然而,话糙理不糙。黑塞小说的说理部分叙述之清晰,逻辑之过硬,当然也包...  

评分

作为第二次阅读黑塞的著作,此书可谓是2012年的最后惊喜。过程中,仿佛自己也融入到了那个世界。之前在《骚年迈尔斯的海》,《海边的卡夫卡》和安哲的电影中出现过同种经历。赫尔曼黑塞确是位了不起的作家。

用户评价

评分

黑塞长篇小说里最喜欢的一本。细腻 又 震撼。

评分

13

评分

太深刻,太细腻,太充满哲思,太震撼了,理性与感性,克制与享乐,两种人性的成长,两种不同世界的地狱和乐园,果然是大师手笔。

评分

对人物内心的描写非常细腻,不愧是黑塞的作品~

评分

一个人选择了恪守清规戒律,清教徒般过完一生,到头来平静的表面之下日日都在与自己痛苦地搏斗,无法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一个选择浪荡自由,度过了艺术与流浪的一生,可直到死也没能创作出真正向往的作品。无论选择哪条路,好像内心的平静都不会降临,了解到真正的自己又有什么用?歌尔德蒙死前的呓语究竟是看破后的真理还是一个病人在幻觉中的疯言疯语?也许两者也没有什么差别。书中除了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外,并没有哪个角色是真正的人,都是工具罢了。对于母性和父性那一通发言我倒是不怎么信服,男作家在作品中将母亲拔高到这种程度,到让母亲彻底成为了一个符号,其中的人性没有了。一般长篇大论的对话都令人厌烦,这本书的对话倒是长而有趣,有好几段反复看了很多遍。如果翻译的用词可以更现代一点就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