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困长春

围困长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发锁,笔名凡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任长春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动迁》《官司》等6部,长篇报告文学2部,中短篇小说多篇。作品数次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获得多种文学奖项。

出版者: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李发锁
出品人:
页数:573
译者:
出版时间:2017-12
价格:7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55292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纪实文学 
  • 中国历史 
  • 长春 
  • 战争 
  • 中国现代史 
  • 李发锁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八·一五”日本宣布投降后,中共中央迅速命令林彪、罗荣桓率10万部队进军东北。与此同时,蒋介石调集美械装备主力部队,在杜聿明指挥下追踪跟进。1948年,面对防御工事“坚冠全国”的东北中心腹地长春及城内10万国民党守军,*批准林彪对长春采取“久困长围”方针,实施军事围困、经济封锁、政治瓦解三管齐下,在“食口”包袱争夺上,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攻守双方和老百姓均付出了惨重的代价。10月,随着国民党东北剿总副司令兼*兵团司令郑洞国投诚,围困长春告捷。一城既克,不足一月,便解放了全东北。

本书作者秉笔直书,正本清源,多视角、全方位展现了一幅真实的历史画卷。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 作者:李发锁,文学家,请注意,不是史学家 2 体裁:官方声明本书是 纪实文学,请注意,是 文学 3 作者背景:曾任长春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请注意,是官僚 4 出版社:历来以讲真话从来不撒谎出名,请注意,是从来不撒谎的 5 背书:环球网背书,坚信本文学作品说的都是...

评分

1 作者:李发锁,文学家,请注意,不是史学家 2 体裁:官方声明本书是 纪实文学,请注意,是 文学 3 作者背景:曾任长春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请注意,是官僚 4 出版社:历来以讲真话从来不撒谎出名,请注意,是从来不撒谎的 5 背书:环球网背书,坚信本文学作品说的都是...

评分

1 作者:李发锁,文学家,请注意,不是史学家 2 体裁:官方声明本书是 纪实文学,请注意,是 文学 3 作者背景:曾任长春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请注意,是官僚 4 出版社:历来以讲真话从来不撒谎出名,请注意,是从来不撒谎的 5 背书:环球网背书,坚信本文学作品说的都是...

评分

1 作者:李发锁,文学家,请注意,不是史学家 2 体裁:官方声明本书是 纪实文学,请注意,是 文学 3 作者背景:曾任长春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请注意,是官僚 4 出版社:历来以讲真话从来不撒谎出名,请注意,是从来不撒谎的 5 背书:环球网背书,坚信本文学作品说的都是...

评分

1 作者:李发锁,文学家,请注意,不是史学家 2 体裁:官方声明本书是 纪实文学,请注意,是 文学 3 作者背景:曾任长春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请注意,是官僚 4 出版社:历来以讲真话从来不撒谎出名,请注意,是从来不撒谎的 5 背书:环球网背书,坚信本文学作品说的都是...

用户评价

评分

看了CCTV7对作者的采访,确定了这是一位脑残。

评分

李鬼标记。看到评论里说李发锁论断死者为5万,便觉不公。杜斌的长春饿殍统计约为37万。围城之初,城内约60万人口,48年末人口为17万左右。不记外逃以及10月被收容的几万人,人数至少是在30万的。杜的资料不算权威,但极为广泛,有当时报纸(民国日报,益世报,北平日报以及广州的报纸等),受困人未寄出的信件,幸存者长春人回忆,台湾以及日本亲历者回忆。全书无主观评价,以日期为序,记录发生在当日长春街头之所见,触目惊心。难怪说内战第一枪响起的时候,从辛亥革命开始到抗日战争的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了。

评分

书名可能叫《以长春为切入点的辽沈战役纪实》

评分

2个几个月前读过的书。这是描写我党东北解放战争历史最详尽、可读性最强的一本书,没有之一。作者对国共双方争夺东北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详细分析了为什么短短一年多,解放军便由弱到强,由被动到主动的深层原因。对长春6-7万的死难民众深感同情,对此后果的产生也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和反思!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拥有!

评分

李鬼标记。看到评论里说李发锁论断死者为5万,便觉不公。杜斌的长春饿殍统计约为37万。围城之初,城内约60万人口,48年末人口为17万左右。不记外逃以及10月被收容的几万人,人数至少是在30万的。杜的资料不算权威,但极为广泛,有当时报纸(民国日报,益世报,北平日报以及广州的报纸等),受困人未寄出的信件,幸存者长春人回忆,台湾以及日本亲历者回忆。全书无主观评价,以日期为序,记录发生在当日长春街头之所见,触目惊心。难怪说内战第一枪响起的时候,从辛亥革命开始到抗日战争的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