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沃尔特•M.米勒(Walter Michael Miller Jr.,1923-1996),美国科幻小说家,1960年出版了仅有一部长篇小说《莱博维茨的赞歌》,荣获1961年雨果奖。之后37年,没有再发表任何作品。
《莱博维茨的赞歌》是美国科幻作家、雨果奖获得者小沃尔特•M.米勒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人类文明毁灭-重生-毁灭的轮回史诗,赞美了人类渴求知识、渴望文明的伟大精神。全篇由三个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的故事组成,聚焦于信仰与科学、宗教与世俗信仰之间的冲突,思想性对话精彩紧张,人物刻画夸张而细腻,堪称后启示录科幻中的经典。
一部伟大到不需要续集的文明史诗
这本书里,地球毁灭了两次
只有对文明不灭的信仰,才能抵御一次次的沦亡
“雨果奖”获奖作品,全球超过110个版本
•入选100位哈佛教授推荐有影响力的书
•入选英国《卫报》必读科幻小说名单
•《时代周刊》赞誉“具有伟大文学价值的小说”
•《轨迹》杂志票选20世纪科幻长篇小说名单
“非同一般……非常震撼人心。”——《时代》
“愤怒而又优雅……非常精彩的故事。”——《纽约时报》
“一个让人兴奋和充满想象的故事……无条件推荐。”——《图书馆杂志》
“想象丰富,妙趣横生,又让人觉得恐怖,让人对人类的道德和理性陷入深思……但首先,它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读过的人一定会记住很多年。”——《芝加哥论坛报》
可能是科幻作品中独一一部被认可的文学经典——大卫•N.萨缪尔森
三个讲述同一个修道院的故事,记录了一段文明保存、发现和延续的历史。 第一个故事的核心是偶然所证明的神的存在。第二个故事是傲慢,虚荣和逃避责任对于智慧的滥用,第三个则是由于恐惧痛苦而造成的罪恶及其宽恕。 作为一个无神论者而被养大的我,现在已经越来越开始意识到,...
评分一、一首沉浑悲怆的交响诗 莱博维兹的赞歌,是一首沉浑悲怆的宏大交响诗,是一曲献给人类理性的赞歌,是歌颂那些在黑暗与蒙昧中依旧闪亮的希望之光的光辉之作。 全书建立在蛮荒时代的背景上。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无限追求终于导致自身文明的全面崩溃,后核战时代的幸存者们只能...
评分上学期开始看的,看到11. 弗郎西斯死了,于是要断气一般,恨不能跑到书中去救活他.然后就放下了这书,觉得看不下去. 近来刚刚又拿起,准备勇敢的看完.
评分《莱伯维茨的赞歌》是一本科幻“老”书,第一版出版于1960年。2004年曾经有一个中文译本,如今已经很难购得。作者小沃尔特·M·米勒一生只写作过这一个长篇,但是凭此就可以跻身科幻经典作家之列。 科幻小说通常被当作是类型文学,这个称呼暗示它是次一等的,缺乏文学性。科幻...
评分这是一本科幻小说,但是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这又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坦率来说,当读到前面我都没有找到科幻小说的感觉。不管是飞船,新武器还是外星人,这些常见的科幻小说元素都没有。也就是说这本小说没有什么炫的元素。但是读起来仍然有一种独特的力量让...
好纯正的宗教味,我被说服了
评分一个没有心理史学加成的基地。第一部修道院和抄写员的细节,搭配上荒芜的世界,极其好看。第二部,技术黎明的到来,电灯与要有光的交叉让人颤抖。第三部更晦涩一点,冲突集中在被辐射者选择安乐死的道德问题上(灵魂!)。
评分宗教版基地1
评分很沉重的一个故事,最终人类还是逃不出循环的历史。几乎能在最后几章里感受到作者的痛苦和矛盾心态。另一个感觉是,二战塑造了一批科幻作家的世界观,想想《第五号屠场》,同样有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带来的不可控未来的反思。
评分人的一贯性。“记住地球,但永远别回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