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伊迪絲·華頓(Edith Wharton, 1862年1月24日-1937年8月11日)
美國作傢,原名伊迪絲·紐伯德·瓊斯(Edith Newbold Jones),生於紐約一個上流社會傢庭。1885年與波士頓人愛德華·華頓結婚,二人於1913年離異。之後伊迪絲移居歐洲,長住法國。1937年去世,葬在凡爾賽。
憑藉《純真年代》獲得1921年的普利策小說奬,是首位獲得普利策奬的女性作傢。
主要作品:
《高尚的嗜好》(1899)
《歡樂之傢》(1905)
《鄉土風俗》(1913)
《純真年代》(1920)
譯者:
周曉欣,國際關係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學士,英國巴斯大學口筆譯專業碩士,譯作有《純真年代》《愛人的秘密無人知曉》《埃德濛號之謎——驚魂一夜》等。
《純真年代》是美國作傢伊迪絲·華頓的代錶作,故事背景為19世紀末的紐約上流社會。貴族青年阿切爾與門當戶對的大傢閨秀梅兩情相悅,訂婚在即。這時梅的錶姐埃倫從歐洲返迴紐約,一方麵尋求與浪蕩伯爵丈夫的離婚,一方麵要在紐約開始新的生活。上流社會對埃倫的特立獨行充滿偏見,對離婚這樣的“醜聞”更是避之唯恐不及。在阿切爾熱心幫助自己少年時代心儀過的埃倫重新融入紐約的過程中,兩人暗生情愫。阿切爾、埃倫、梅,三人在內心、傢庭和社會的壓力下,都麵臨抉擇……
◇◇◇◇◇◇◇
伊迪絲·華頓憑藉此書獲得1921年的普利策小說奬,是首位獲得普利策奬的女性作傢。1993年上映的同名改編電影,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丹尼爾·戴-劉易斯、米歇爾·菲佛和薇諾娜·瑞德主演,獲得五項奧斯卡金像奬提名。
◇◇◇◇◇◇◇
◎普利策小說奬獲奬作品
◎首位獲得普利策奬的女性作傢伊迪絲·華頓的代錶作
◎同名改編電影由馬丁·斯科塞斯指導,丹尼爾·戴-劉易斯等主演,獲奧斯卡金像奬五項提名
◎美國現代圖書館評選的100部偉大小說之一
纽兰·阿切尔和未婚妻梅的表姐奥伦斯卡伯爵夫人究竟怎么两情相悦却又为什么无法结合——这是《纯真年代》一书比较困扰我的问题。 纽兰·阿切尔的感情比较有章可循:对十九世纪后叶的纽约上层社会而言,因婚姻不幸自欧洲返回纽约投靠家人的奥伦斯卡伯爵夫人是匹黑马,行事较为...
評分让原文自己来说吧。《纯真年代》发表于1920年,作者伊迪斯.华顿(edith wharton 1862-1937,美国小说家,得过普利策奖),译林出版社,2002.01第一版。(加印了两次,估计是电影的作用) btw,电影是马丁.斯科塞斯的大作,演员分别是丹尼尔.戴.刘易斯,米歇尔.菲佛,...
評分王朔说中国女人的特点是在两性关系中往往表现得更有豪气,中国男人(读书人)反而显得懦弱猥琐。 我想这个观点其实放之四海皆准的。Ellen和Newland之间的这段感情其实从始至终都是由Ellen主导的。 Ellen真的在乎纽约社会对她离婚这件事的闲言碎语吗?她既然不在乎离婚,自然也...
評分这本《纯真年代》是在一声声感叹中阅读完的。相对于狄更斯、莫泊桑、歌德、哈代这些伟大男性作家创作的作品而言,我更喜欢诸如伊迪丝华顿这样的女作家笔下产生的作品,也许是出于我刚刚学会欣赏小说的时候(之前也读过几本,但却根本称不上是欣赏)所研读的几部作品都是出自英...
評分The Age of Innocence 无论是书还是电影,常年都列于各自的TOP TEN列表的NO.1。 即使之后感动的文字或画面仍时有,纯真年代所带来的触动和共鸣,却耿耿于怀地存于血液之中。 乃至成为人生的一部分。 一直在想,以怎样的一种文体,怎样的一种姿态,怎样一种叙述语气,或是在怎样...
再看發現,男主不僅很多年都沒去過巴黎,十分土鱉,而且在紐約本地也沒做齣什麼成就貢獻,議會當瞭一年就沒再再選,市議會又下來瞭,在最後,真的已經是一個很普通的人。難怪一到巴黎就望而生畏,決定不上去瞭。
评分為瞭最後一章的落淚 多加一顆星
评分不適應這一版本的翻譯 可以說很直譯瞭
评分冗長繁瑣的傢族名字讓人眩暈,但一旦開始瞭解阿切爾的心理,瞭解他生活的禁錮和欲望,就無法再停下來瞭。貴族用純潔的錶皮隱藏心計,但心計的錶皮下仍然掩埋著純潔。
评分訝異於翻譯的準確、好看。電影非常還原原著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